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續】第三章 負笈維也納

二十歲完成第一號作品:悲嘆之歌


 


1880218,他終於有了一架鋼琴。這部鋼琴價值420奧幣,而馬勒每月的租金是7元。那時他住在維也納第六區Windmüblgasse391樓,非常需要一架鋼琴,因為當時他正在戀愛,決心把五首情歌加上鋼琴伴奏,獻給故鄉伊格勞的初戀情人約瑟芬˙波伊索(Josephine Poisl)。第一首情歌完成於219(鋼琴送來的第二天),第二首完成於227,第三首完成於35,第四、五首卻始終沒有完成,不知是因為戀情無望,還是如他的同學所言,「他無法完成一首完整的作品」?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他想把這些曲子配上管弦樂的版本,結果他在321完成較短的第二樂章;較長的第一樂章何時完成,馬勒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大約這時,馬勒的人生道路開始有了變化,慢慢擺脫他的青春時代開始成長。除了教鋼琴,他開始尋找其他的音樂生涯。同鄉好友阿德勒想為他找合唱團指揮的工作,可惜沒有成功。512,馬勒與戲劇經紀人列威(Gustav Rewy)簽約,他為馬勒找到北奧地利一個避暑勝地的小劇院做指揮。但馬勒上任後,對這個工作不喜歡,不久又回到維也納,並在188011月完成他的真正第一號作品《悲嘆之歌》,馬勒的作曲生涯終於揭開序幕。


 


隨著《悲嘆之歌》的完成,馬勒也結束了少年時代――那段做白日夢,悠遊維也納森林的日子和追尋自我認同的時代。不但本人變了,連寫信的風格也變了;他不再自我中心,開始懂得與別人做客觀的交流,無意間也找到他要追求的人生兩大目標:成為作曲家和指揮家。雖然他還有一段漫長痛苦的學習與磨練過程,雖然在沒有指揮工作時,他必須教鋼琴謀生,但他對人生目標的追求,卻信心堅定而無法動搖。三年的維也納音樂院和三個學期的維也納大學課程,為馬勒成為十九世紀末最偉大的指揮家,以及貝多芬之後最傑出的交響樂作曲家,打下穩固的基礎,而維也納也變成馬勒永恆的精神故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