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在故鄉宜蘭聆「從《大稻埕.破曉》到《台灣.狂響》」有感

透過杜黑教授的介紹,蔣理容認識了由宜蘭音樂學子們組成才兩年的《蘭陽交響樂團》團長陳仕杰,他本身也是優秀的小提琴家,他為了讓樂教在故鄉宜蘭生根,他邀請指揮家兼作曲家的游家輔任此樂團的音樂總監。圖/林衡哲提供
透過杜黑教授的介紹,蔣理容認識了由宜蘭音樂學子們組成才兩年的《蘭陽交響樂團》團長陳仕杰,他本身也是優秀的小提琴家,他為了讓樂教在故鄉宜蘭生根,他邀請指揮家兼作曲家的游家輔任此樂團的音樂總監。圖/林衡哲提供









「音樂會主題」:大稻埕的天光
「時間」:2017年11月12日下午14: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主辦單位」:蔣渭水文教基金會、蘭陽交響樂團
「協辦單位」:慈林教育基金會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演出者」:小提琴/蘇顯達;鋼琴/葉麗娜;指揮/游家輔;樂團/蘭陽交響樂團
「節目」:(1)游家輔:《台灣狂響》
               (2)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
               (3)石青如:《破曉——大稻埕的天光》鋼琴、小提琴雙協奏曲
這場精彩而多釆多姿的國際水準的音樂會,是由蔣理容女士促成的,她說:「宜蘭好山好水、地靈人傑,美麗的山川和土地孕育了如蔣渭水、郭雨新和陳定南等等優秀的人才,他們本著愛鄕土的情懷,犧牲奉獻,播民主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繁衍、成長,生生不息。『一個偉大的城市,都應該有一個有水準的交響樂團』!這是音樂藝術家們都贊同且服膺的一句話,身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推動藝術活動的工作者而言,更是心心念念的願景——在蔣渭水的家郷,怎麼可以沒有一個交響樂團!」
最後透過杜黑教授的介紹,蔣理容認識了由宜蘭音樂學子們組成才兩年的《蘭陽交響樂團》團長陳仕杰,他本身也是優秀的小提琴家,他為了讓樂教在故鄉宜蘭生根,他邀請指揮家兼作曲家的游家輔任此樂團的音樂總監。台灣東岸是每天迎接全島第一道曙光的地方,因此在蔣理容的努力下,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和一向重視文化的林義雄催生的《慈林教育基金會》,合作舉辦了這場以作曲家石青如的作品《破曉——大稻埕的天光》為主題的音樂會,與宜蘭的鄉親以及蘭陽交響樂團分享喜悅。
《蘭陽交響樂團》的成立宗旨
今天負責演出的《蘭陽交響樂團》,可能是台灣最年輕的交響樂團,是在2015年由一群宜蘭在地的青年音樂家們所號召組成之民辦樂團,因此與台北市交、台南市交和高雄市交等官方樂團不同,2016年初才正式立案,此樂團的成立宗旨有五:(1)活絡蘭陽地區之音樂活動;(2)藉由音樂讓世界看見宜蘭;(3)推廣音樂生活化;(4)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5)透過音樂演出活動,使音樂在社區扎根,並做公益演出,由宜蘭開始,把愛音樂風氣推廣至全台灣。《蘭陽交響樂團》已經在2016年2月20日舉行「蘭響之音---蘭陽交響樂團創團音樂會」,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至少四場大型音樂會,同時也邀請《宜蘭美聲室內合唱團》和《宜蘭青少年國樂團》等共同演出,2017年8月7日舉辦為期六天五夜之《2017響亮青少年音樂營》。今天的音樂會,是創團以來,演出最多台灣作曲家作品的一次,因此特別具有歷史意義。
《蘭陽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游家輔,出生宜蘭,今年才30歲,他畢業於關渡北藝大獲指揮碩士學位,師事徐頌仁教授,參加過呂紹嘉、芬蘭大師Jorma Panula、Andreas Delfs等的大師班指導,他曾受邀指揮台北愛樂歌劇坊《塞維爾的理髪師》及《愛情靈藥》等歌劇選粹音樂會,並曾多次首演新生代作曲家作品:如陳瑩瑩《孩子,你們全躲哪去了》、洪鈺婷《On the road》、簡宇君《一個精神分裂者的自白》等。他同時也是作曲和編曲的專家,游家輔的作品,除了今天演出的《台灣狂響》交響作品外,他也創作了《木蘭少女》音樂劇、《少年台灣》音樂劇、《美麗的錯誤》音樂劇、《總舖師》電影配樂、《十二夜》紀錄片配樂、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音樂劇演唱會以及台北愛樂《老鼠娶親之公主不想嫁?》兒童歌舞劇等。2016年1月游家輔榮獲台灣國樂團《菁英爭揮l l》青年指揮比賽《第一名》及《最佳魅力台風奬》,目前除了《蘭陽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外,也是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助理指揮、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助理指揮。
游家輔《台灣狂響》充滿民謠風味
今天的演出,聼眾大約有八成滿,有不少聼眾來自高雄,因為石青如雖然是宜蘭媳婦,卻出生在高雄,她的父母親,特別自高雄趕來,二個月前在高雄與台南演出石青如作品的指揮蕭邦享與小提琴獨奏家也特別由南部趕來,來自台北的聼眾更多,我認識的朋友至少有十位以上,蔣渭水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也帶了不少基金會理事過來,最可惜的是促成這場音樂會的幕後功臣蔣理容因身體微恙,無法前來。作曲家石青如也親自出席她這首作品的第七次演出。
年輕的指揮游家輔,以輕快的步伐走上指揮台,帶領六十位年輕的團員,演出他自己的創作《台灣狂響》(Rhapsody of Taiwan),這首作品是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委託創作,他的創作靈感來自形形色色的台灣民謠,全曲共分五個段落:第一段落部分借用《草螟弄雞公》的旋律,曲風輕鬆愉悅,藉以形容台灣人如何在困苦的環境中尋找生活的樂趣。第二段落展現如《望春風》一般的民謠,輕柔的旋律勾起人們對故鄉的思念,讓家鄉的美好,一一的被記憶。第三段落以輕快的小調,描寫台灣天氣的變化,道出台灣的人文豊沛,地雖狹小,卻在每個人心中,深深扎下故土之根。第四段落使用藍調爵士的旋律與節奏,表示台灣多元的文化,雖然吸收豐富的異國文化,但依然有屬於自己的風格。最後一段採用原住民阿美族《太巴塱之歌》古調,表達正港的台灣味,裡面有台灣人樂觀進取的精神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首15分鐘的作品,因為是自己的作品,游家輔駕輕就熟地詮釋這首充滿台灣味的作品,樂團的演奏也是可圈可點,把這首非常動聽的充滿民謠風的作品,很優雅地呈現出來,在高潮結束時,引起聼眾熱烈的掌聲,今天的聼眾大部分是為了石青如的作品而來,想不到卻意外地發現另一位傑出的年輕作曲家游家輔。
貝多芬第一交響曲,充滿海頓的古典風格
游家輔指揮的第二首作品是貝多芬30歲的作品:第一交響曲,作品.21號,貝多芬曽受教於《交響曲之父》海頓,因此他的第一和第二交響曲,其表達方式仍然受海頓古典樂派的影響,祗是形式更為複雜、情感更為激烈,此曲在1800年4月2日在維也納的布爾格劇院首演,5年之後的1805年4月7日,在維也納首演的第三英雄交響曲,才是他的石破天驚的鉅作,開創了浪漫派的先河,創立他個人獨特的風格。
我期待《蘭陽交響樂團》能用五年的時間,把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完整地演出,再用五年的時間,把馬勒的十首交響曲在宜蘭演出,希望那時46萬人口的宜蘭,已經有類似6萬人口的瑞士琉森,那種規模的音樂廳,可以舉辦歐洲水準最高的《琉森夏季音樂節》,我們夢想的《蔣渭水文化中心》已經完成,其中的音樂廳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演出馬勒的《復活》和《千人》交響曲。今天游家輔勝任愉快地演出貝多芬第一交響曲,《蘭陽交響樂團》個個賣力演出,其團隊的合作精神,感動了所有台下的聽眾,在全場聽眾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上半場的演出。
石青如創作《破曉—-大稻埕天光》的心路歷程及演出經過
下半場就是眾所期待的,石青如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在2010年創作的《破曉—-大稻埕的天光》(鋼琴、小提琴雙協奏曲),催生這首曲子的媒婆蔣理容説:「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石青如譜寫的《台灣幻想曲》,小提琴深情款款、鋼琴輕巧跳躍,彷彿湛藍蕩漾的海水,環抱著一片小小綠綠,令人讚嘆與疼惜,於是我建議石青如:妳用這個主題去發展,寫成一首《管弦樂和鋼琴、小提琴的雙協奏曲》吧!單一個樂章就好。沒想到石青如一口氣就創作出四個樂章的《破曉》鋼琴與小提琴雙協奏曲!此曲描繪黑暗中渴望黎明的心境,從困境中滋生勇氣,從幽微深處發掘一線曙光,在破曉時分重見希望,這是遠行遊子心繫母土的深深眷戀與祝福。」2009年北加州一位同鄕向蔣理容建議,加上《大稻埕的天光》做副題會更有力,也更能適切地呼應1920文化啓蒙的年代,大稻埕曙光乍現,台灣人迎向自信、自覺的年代!
這首樂曲於2010年10月4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世界首演,由許瀞心指揮師大音樂系交響樂團,鋼琴由張雅婷擔任,小提琴由俄國彼得.希洛汀(Peter Sirotin)擔任,他們是夫婦檔,此曲幾乎可以說是為他們夫婦量身訂做。這次首演我也親臨盛會,演出也非常精彩,我跟大家一樣的感動,但並沒有感動到掉淚之境。後來2016年許瀞心指揮台北市交再度演出此曲,由蘇顯達和葉綠娜擔任獨奏,很可惜,我錯過了。
今年9月15日&17日分別在台南和高雄演出此曲,由慈林教育基金會主辦,蕭邦享指揮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演出,小提琴/陳依萱,鋼琴/林瑞萍,據說也很成功,因此宜蘭這場音樂會,是石青如《破曉—-大稻埕天光》在台灣第七次演出,可能也是最令人感動的一次演出,這點可以從作曲家本人聆聽後,所流下的眼淚就可以得到証明。
石青如可以說非常幸運,在年輕時代就有機會碰到她的伯樂蔣理容,因此在她的建議之下,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已經先後邀請石青如創作:鋼琴三重奏《跨界交響—-生命的頌歌》(2008)、鋼琴/小提琴雙協奏曲《破曉—-大稻埕的天光》(2010)以及清唱劇《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2014),這三首都是她大部頭的重要作品,世界首演都是由蔣理容負責,都非常成功。
石青如的作曲路缐不是走周文中、譚盾的現代樂派,而是走蕭泰然、馬水龍等人浪漫抒情、較貼近聽眾心靈的路線,而且充滿了歷史感與鄕土的呼喚,她這首《破曉—-大稻埕的天光》,把日治時代台灣知識份子遭囚禁的心情,以及追求文化理想的精神,對家國的憂慮與對自由的渴望等心聲,都透過她的音樂,與那些反抗外在世界不公不義的廣大聽眾,産生心靈的共鳴,可以說是音樂與歷史完美結合的一次呈現。
《蘭陽交響樂團》感人演出,帶來《宜蘭文藝復興》的希望
今天擔任小提琴的蘇顯達和鋼琴的葉綠娜,他們都是國內頂尖的藝術家,他們有世界級的水準,卻非常重視台灣本土作曲家的作品,我們在1999年出版他們合作的《台灣情、泰然心》(蕭泰然小提琴作品專輯》,榮獲金曲獎,日後葉綠娜也出版了《蕭泰然鋼琴獨奏曲集》和《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也都獲得金曲奬的肯定,他們分別任教於北藝大和師大,桃李滿天下,今天特別過來與《蘭陽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石青如的《破曉—-大稻埕的天光》,將是這些年輕團員,終身難忘的經驗。
最後指揮游家輔以穩健的腳步走上指揮台,蘇顯達和葉綠娜也出場就位,60位團員正等待這歷史性的一刻,而此刻我的心情彷彿回到1995年6月3日蕭泰然《1947序曲》在北加州的世界首演,充滿了歷史性的期待,所有聽眾也開始屏息聆聽。從游家輔的指揮棒開始到結束,可以說是一場「音樂奇蹟」的呈現,這首擁有多元台灣文化的元素(原住民、客家、福佬等),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浪漫感覺的,一首曲式自由的《幻想曲》,從頭到尾都扣緊聼眾的心弦,當第二樂章台灣民謠《思慕的人》出現時,一種甜蜜的感覺油然而生,而最後兩個樂章,小提琴家蘇顯達微閉著眼睛,完全浸沈在石青如的音樂世界中,把石青如音樂中的所有台灣味(或台灣元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那時我的感覺,好像是在聽一首東方人寫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而葉綠娜的鋼琴演奏,也是可圈可點,相得益彰;更令人驚奇的是,在指揮游家輔調教下,這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蘭陽音樂子弟兵,居然展現他們的潛力,很平穩而順暢地完成他們伴奏的任務。最後在大家賣力的衝刺下,齊心合力帶來了台灣人對未來希望的高潮聲中,結束了這場歷史性的音樂會。作曲家石青如淚流滿面地接受獻花,我從未看過石青如這麼感動過。
我一生至少聽過20場以上蕭泰然作品音樂會,但唯一讓我感動落淚的,就是那一場1995年北加州的《1947序曲》世界首演;而蘇顯達演奏蕭泰然作品的音樂會,我也至少聼過20場以上,每次都很感動,但是都沒有掉淚,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聽蘇顯達演出台灣作曲家作品而感動落淚,我期待石青如能為蘇顯達量身訂做一首,充滿感人的台灣味底《小提琴協奏曲》(三個樂章),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我更期待宜蘭能像瑞士琉森一樣,有第一流的音樂廳、第一流的樂團、第一流的夏季音樂節,《蘭陽交響樂團》己經有好的開始,讓她繼續萌壯發展,是我們所有宜蘭人的責任,這場音樂會的成功,帶來了《宜蘭文藝復興》的希望。
(2017年11月30日寫於淡水海揚社區)

2 則留言:

  1. 你的口氣實在有點自大
    然後至少加個敬稱吧

    回覆刪除
  2. 你的口氣實在有點自大
    然後至少加個敬稱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