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第二次巡迴美國演出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第二次巡迴美國演出           林衡哲撰述(台北市文化局顧問)





    在前任指揮陳秋盛帶領下,台北市交響樂團曾在26年前,第一次遠征美國亞歷桑納州演出,26年來台北市交,已經演出過二次馬勒第八(千人),又曾在世界知名指揮家印巴爾指導下,演出西方有史以來最長的交響曲:馬勒第三交響曲(夏日晨夢),令人印象深刻,加上2013年禮聘匈牙利裔才華洋溢,指揮過許多全球重要樂團的名指揮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邀請一來擔任專職指揮,更是如虎添翼。

台北市交在世大運的開幕演出:讓世界聽見聼見台灣的聲音

    台北市交從1969年成立以來,是臺灣第二個成立最久的職業交響樂團(僅次於1946年成立的國台交),在陳秋盛多年指揮下,成為臺灣最壇長演出西方歌劇的樂團,在李登輝市長任內,於1979年開辦「台北市音樂季」,更是台灣大型音樂季之先河,台北市交不但邀請世界知名的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等來台演出,也經常邀請世界知名指揮家例如俄國的泰密卡諾夫等做客席指揮,也曾經與世界名女高音:安娜.湼翠科以及安琪拉.蓋兒基爾、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馬友友和小提琴家祖克曼、林昭亮等合作過,2017年8月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演出,便是臺北市交擔綱演出,讓世界聼見臺灣的聲音。48年來台北市交曾經走過12國家,44個城市,不但讓世界聽到台灣高水準的音樂表現,更透過音樂行銷城市,達成文化外交的遠大目標,但是遠征美國,卻是有史以來第二次,可惜這次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文化局長鍾永豐,因為議會開會期間,不便隨團出國宣揚臺灣音樂的福音。
    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呂紹嘉率領成立30年的NSO首度逺征南加州,演出二首台灣作曲家的作品:李俊緯《最後一哩路》和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林昭亮獨奏)全場爆滿,一旦奏畢,全場起立鼓掌,驚艶臺灣樂團的水準,洛杉磯時報樂評家Mark Swed說:「這個亞洲第一流的交響樂團,有歐洲樂團的風格,他們應該常來美國,更廣泛的巡迴演出,讓美國人聽到台灣人的心聲。」最後安可曲,呂紹嘉演出蕭泰然二首短曲《福爾摩沙的天使》《望春風弦樂曲》,大部分聽眾才含涙依依不捨地走出音樂廳。

台灣之光作曲家趙菁文新作《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

    這次台北市交在北加州Cupertino(2017年11月2日)和南加州聖地牙哥(2017年11月4日),演出的曲目主要安排了三首曲子,第一首是揚名國際的中生代作曲家趙菁文《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趙菁文是史丹佛大學音樂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她在師大期間,師事陳茂萱教授,在史坦佛大學深造時,師事四位現代作曲大師:Jonathan Harvey、Brian Ferneyhough、Chris Chafe、Jean Claude-Risset,她揚名國際樂壇,成為台灣之光,是因為2012年由巴爾托克、高大宜、亨德密特等大師在1922年創立的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她的傑作《鑼鼓運動》獲得特別奬,並在此協會主辦的《世界音樂節》中,在歐洲六大城市演出,除外她也得過亞洲作曲家聯盟青年作曲第一奬,及國內兩廳院開幕作曲比賽首奬,趙菁文以前創作都是屬於現代音樂和電子音樂,這首《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據說是她回歸臺灣鄕土的少數創作,相信會感動思鄉的海外台灣鄕親們。

美麗的狅想曲:德弗札克《小提琴協奏曲》

    第二首是充滿浪漫風格與斯拉夫氣氛的德弗札克《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53》,德弗札克最有名的《新世界交響曲》和《大提琴協奏曲》都是在逗留紐約三年時創作的,但是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也算是他一生的精品,卻是在故鄉布拉格創作的,1879年38歲的他,在聆聽一代小提琴泰斗姚阿幸首演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後,激發德弗札克創作類似作品的靈感,於是花了四個月時間,完成《小提琴協奏曲》的初稿,這一年九月寄給姚阿幸墾求長輩指正時,姚阿幸似乎對指導後輩顯然毫無興趣,只建議他:「全部重寫,一個小節都不留」,這時德弗札克寫信給出版商說:「遵照姚阿幸先生的旨意,我很小心地一小節不漏的重寫我的協奏曲。整首曲子的面貌都改觀了。雖然我保留了一些主題,不過也重寫了新的幾段。整曲的外觀都不一樣了,和聲、管弦樂法、節奏都是新的。」姚阿幸顯然還不滿意修改過的新版本,並且扣留了樂譜達兩年之久,答應在1882年擔任首演獨奏家的承諾也食言了。最後由另一位優秀的捷克小提琴家Frantisek Ondricek,在1883年10月15日布拉格世界首演時,立刻轟動樂壇,並深受聼眾喜愛,不久這位傑出小提琴家與名指揮Hans Richter,在維也納首演此曲,也頗獲好評,1886年4月也是由他在英國首演時,倫敦的《音樂時報》評論道:「這首協奏曲的演出非常精緻、音色美妙、結構嚴謹,演奏水準可由全曲如一的極高完成度得知。曲終時聽眾響起了如雷的掌聲,演出者在狂熱的氣氛中多次謝幕。」德弗札克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確實有受到布拉姆斯的影響,但是他在作品中,添加了斯拉夫民族的色彩,小提琴獨奏部分,不但有迷人旋律而且具有即興特點,作品結構更像是一首美麗的狂想曲,成為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代表作之一。1988年12月31日當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在南加州做鋼琴伴奏的世界首演時,南加大音樂教授薩奇評論道:「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浪漫風格的呈現上,很像德弗札克的小提琴協奏曲。」蕭泰然回應說:「我這首曲子的台灣味,卻是德弗札克不會有的,因為他沒有來過台灣。」

善於捕捉臺灣精神的國際級小提琴家:黃俊文

   27歲的台南小提琴家黃俊文(Paul Huang),是台灣繼林昭亮、胡乃元、陳鋭、曾宇謙等之後,又一位傑出的國際級的小提琴家,2009年他以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榮獲瑞士汐昂國際大賽第一名,2015年他又獲得馬友友和黃海倫曾經得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2017年2月又榮獲《林肯中心新銳藝術家奬》,2015年因為Midori生病,由他代打與美國指揮大師史特拉金率領的底特律交響樂團合作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為他開啓了北美的演奏生涯。他6歲聽了一場小提琴獨奏會,深受感動,決心放棄鋼琴改學小提琴,13歲出國進入茱麗亞音樂院先修班,與二位韓國名師學習,他與韓國小提琴教母鄭京和特別投緣,因此最近數年都會去參加鄭京和、鄭明勲主持的韓國大關嶺音樂夏令營,因為他曽獲台北市交第一屆明日之星大賽首獎,因此很自然地選他,因為他在美國樂壇,己經有相當的知名度,而且德弗札克小提琴協奏曲又是他的最愛,與他合作過的小提琴家林昭亮、夏漢、明滋、鄭京和等都非常欣賞他,黃俊文是天生的小提琴家,他的琴聲非常高雅,以氣質取勝,同時他的琴音深具爆發力,高潮迭起,他跟蕭泰然一樣,帶有一點台灣人特有的憂鬱氣質,因此他在安可時,演出蕭老師《出外人》時,都會情不自禁地讓聽眾掉淚,非常感人,黃俊文解析説:「這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在台南長大,母語的腔調,多多少少都會成為音樂的一部分,那種甜中帶澀的感覺,我覺得是台灣人音樂上特有的表達美學。」希望此次黃俊文也能以《出外人》做安可曲,因為此曲是所有海外台灣人最懷念最熟悉的曲子。

柴科夫斯基獻給精神愛人的傑作:第四交響曲

    第三首曲子是柴科夫斯基的f小調第四交響曲,作品36,柴科夫斯基祗大德弗札克1歲,倆人都代表斯拉夫民族最俱國際聲譽的作曲家,1877年是柴科夫斯基生命歴程中的轉捩點,也是他創作風格轉變的重要關鍵,前面三首標題交響曲,是他大量使用民謠旋律的國民樂派而沒有自己獨特風格之作,1877年起創作的後三首交響曲,是他後半生體驗命運的真實心靈紀錄,才成為世界級的作品。這首交響曲是柴氏交響曲中最富變化、最熱情的樂曲,也是他的《命運交響曲》,此曲開頭由銅管奏出《命運》動機,最初的靈感來源是1876年初,柴氏與他弟弟到巴黎觀賞歌劇《卡門》時得到的,但是最大的靈感仍然是來自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他曾對他的學生塔湼耶夫說:「我的《第四交響曲》的中心思想,來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事實上,兩個人也都在命運的折磨與煎熬之下求生與創作。所不同的是,貝多芬百折不撓,愈挫愈勇,表現生命的尊嚴;柴科夫斯基則在命運的風暴中死裡逃生,展現生命的靭性。兩種不同的生命情調,卻產生同樣感人肺腑之作。
    1877年碰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二位女性,一位讓他上天堂,一位讓他下地獄,該年四月柴科夫斯基的一位學生,與年輕富有的女郡主結婚,受這件婚姻的刺激,柴氏也想結束他37年的獨身生活,五月六日他的地獄之女米留柯娃(Antonina Milyukova,1849-1917)主動寫一封文情並茂的情書,要柴科夫斯基跟她結婚,否則她要去自殺,基於同情心,七月六日終於在莫斯科聖喬治教堂結婚,但是結婚不到三週,柴科夫斯基離家出走,並且一度要跳河自殺;那時他認識不久的《天使的保護者》梅克夫人(N.von Meck,1831-1894),她是鉄道大王的遺孀,深富音樂素養,曾邀請杜步西來俄羅斯教她女兒彈鋼琴,她從她的助理(柴氏弟子)得知柴氏的經濟與婚姻困境,主動提供每年六千盧布,要柴科夫斯基專心作曲,唯一的條件是兩人不能見面,維持柏拉圖式的關係,並建議他到瑞士避暑勝地去療癒,最後柴科夫斯基以充滿感恩之心,在1878年1月7日在威尼斯一家旅館完成這首第四交響曲,並提獻給梅克夫人,並寫信告訴梅克夫人:「這是我們的交響曲。」,1878年二月二十二日由他的老師尼古拉.盧賓斯坦在莫斯科世界首演,大獲成功,柴科夫斯基在義大利翡冷翠接到這個喜訊。去年呂紹嘉帶領NSO,以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征服了南加州的聽眾,相信此行吉博.瓦格帶領台北市交,也會以柴科夫斯基第四交響曲,征服南北加州的廣大聽眾。

期待台北市交在匈牙利裔名指揮吉博.瓦格帶領下創造《文化外交奇蹟》

    今年65歲匈牙利裔的英國指揮家吉博·瓦格自從2013年成為台北市交的首席指揮後,給市交帶來了穩定、多元而有創意的節目,他的父親就是知名的匈牙利指揮家,年輕時曽追隨指揮大師Sergio Celibidache,他是世界知名的指揮家,指揮過歐洲與美國各大交響樂團,大師級的獨奏家曼紐恩與Bronfman等都與他合作過,2015年伊麗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比賽,他與胡乃元都是評審委員。
這四年來,台北市交的實力與節目的多元化,都有進步,他的貢獻有目共睹,期待他們這次文化外交,收穫滿滿。更希望灣區和聖地牙哥的台灣鄕親,不要錯過這兩場歷史性的演出,聽到來自台灣的聲音,將是最美、最感人的人生經驗。(2017年10月20日於淡水。)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加州巡迴演出:


第一場:「時間」2017年11月2日晚上七時三十分(星期四)
                「地點」Flint Center(Cupertino),21250Stevens Creek Blvd.,Cupertino,Ca.

第二場:「時間」2017年11月4日晚上七點三十分(星期六)
                「地點」Copley Symphony Hall(750 B Street,San Diego,C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