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林瑞明教授可以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朋友,卻也是我心靈上的知已之交,雖然我們不常見面,但是一旦見面我們總是推心置腹,有聊不完的話題,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理想和興趣:建立台灣文化和台灣文學的主體性以及古典音樂;前些日子我送他一本我花了三年時間創作的《西方音樂巨人──馬勒傳》,才知道他在大學時代就對古典音樂有興趣,他還擔任過成大古典音樂社的社長,
當時龍應台還是他的助理財務長,從此以後我們聊天時,總會提到這位貝多芬之後西方最傑出的交響曲作曲家。不久之後,他也送我一本2015年10月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給他出版的《奔流──林瑞明教授訪問紀錄》,我接到這本書後,不到三天,我就一口氣津津有味地看完這部,描述他多采多姿的人生經歷的五百頁鉅著;這本書之所以吸引我,主要是因為我們兩人對建立台灣歷史和文學的獨立性有共同的終極關懷,而且他認識的朋友,我也百分之八十以上認識,他所崇拜的台灣文學家:賴和、楊逵、葉石濤、鍾肇政、李喬、鄭清文等,也是我所崇拜的文學偶像。
2002年催生成大的台灣文學系和博士班
在這本精彩的口述歷史《奔流》中,我很榮幸被他提到二次,第一次是因為我與張恆豪在1994年共同主編《復活的群像──台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此書在林瑞明教授的推薦下,變成成大台文系最重要的參考書之一,難怪2002年我擔任台南市文化局長探訪成大台文所時,那些學生似乎都認得我;第二次提到我,是因為2000年我獲得賴和醫療奬,彭瑞金獲得賴和文學奬,那時林瑞明的台南一中同學陳水扁剛剛當選台灣總統才一週,林瑞明教授也才剛剛主編完成《賴和全集》十卷,而且他又是賴和基金會的重要人物,因此我們二位得獎人就在林瑞明、賴悅顏(賴和長孫)陪伴下,到總統府去見陳水扁總統,陳水扁總統很親切地跟我們聊了半小時左右,並且表示他希望在總統任內,能建立台灣文化和台灣文學的主體性;最後問到我們有什麼意見,那時我們向他建議台灣應該成立一些台灣文學系所,林瑞明特別強調:「成大不只要有台文所,也要成立一個台灣文學系。」阿扁那時候用台語回答林教授:「老同學,你就緊趁我做總統的時陣,提出一些計劃來。」這表示他會關注。林瑞明回去成大後,馬上與陳萬益和呂興昌一起,趕緊提出成立台灣文學系和博士班的計劃書;但是提出一年之後,教育部長曾志朗根本沒有處理這件事,後來林瑞明又有機會再見陳總統,總統才特別指示教育部,終於成大在2002年成立台灣文學系和博士班。林瑞明做夢也沒想到,成大會有機會成立台灣文學系,他坦言沒有陳水扁總統的幫忙,傾中的教育部長是不會主動成立台灣文學系。打鐵趁熱,台灣文學系成立後不久,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合作舉辦了非常盛大隆重而有內涵的、連續三天的「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們海外台灣文學研究會的重要幹部:許達然、陳芳明、洪銘水、東方白、杜國欽、張良澤和我,都有參加此一國際盛會,我也把當年文化局年度補助款的三分之一,支持此一國際會議。
同遊吳哥窟,留下永恆美好的回憶
2002年我不務正業,接受許添財市長之邀,成為台南市文化局長那一年,與林瑞明互動最多,那時他是「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我與他合作把「郭柏川紀念館」保存並重生,同時也發現不少郭柏川的舊作;我們文化局主辦盛大的「二二八紀念音樂會」以及陳宏寬、宋如音、楊文信的獨奏會,他都會來欣賞;他也是台南市文獻委員,當時他尚未洗腎,我們文化局同仁和林瑞明等文獻委員,曾經到柬埔寨的吳哥窟壯遊一週,那時我與林瑞明朝夕相處,留下了永恆美好的回憶。
2003年10月17日到2005年9月1日間,他出任國家台灣文學館首任館長,那時我常常帶朋友去參觀,只要他有空,總是親切地招待我們;在二年任期中,他貢獻良多,把這個亞洲最大的文學館,她的內涵與走向打下穩固的基礎,成為台南的文化地標。
我對台灣三十年代的文學,是從1978年他以筆名林梵出版的《楊逵畫像》開始,此書文筆流暢,生動地描繪楊逵感人的一生,是一部口述歷史的傑作,可惜當時仍然是戒嚴時代,不敢觸及二二八事件,楊逵的《和平宣言》也沒有列入其中;我經常鼓勵他,把二二八事件補齊再版此書,可惜沒有成功。楊逵這位行動的文學家,1992年來訪問洛杉磯,結果促成了「北美洲台灣文學研究會」的成立,必須感謝林瑞明復活楊逵文學生命所作的努力。
三本學術鉅著,奠定他「台灣文學拓荒者」的地位
2000年我開始在東華大學和台大醫學院教「醫學與人文」時,介紹賴和以及蔣渭水等日治時代對台灣文化有貢獻的醫師們,那時我總會把林瑞明三本學術鉅著《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列為最重要的參考書,而且考試題目一定會有賴和與蔣渭水等。
1987年文學界雜誌社出版葉石濤創作的《台灣文學史綱》,其中附有林瑞明編的170頁《台灣文學史年表》從明朝訪台的沈光文寫到李喬《藍彩霞的春天》,共333年的台灣文學史簡表(1652~1985),可惜林瑞明並沒有寫出這部橫跨333年的《台灣文學史》,期待他的眾多學生們能集體合作,寫出他未完成的夢,他地下有知,相信會很開心。
桃李滿天下,「台灣學」先驅
林瑞明教授另一個重大貢獻是,他在成功大學的歷史系和台灣文學系期間,不但桃李滿天下,而且指導無數碩士和博士生,寫出有關「台灣學」的學術論文,例如江文也、蔣渭水、葉石濤、鍾肇政、陳映真、王詩琅、張深切、吳新榮、楊雲萍、龍瑛宗、呂赫若、洪醒夫、鍾鐵民、楊熾昌、翁鬧、林文月、朱天心、駱以軍、黃錦樹、郭松棻、李昂、平路等,都是透過他學生的論文,建立他們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林瑞明平易近人,沒有大牌教授的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他的告別式雖然在早上八點舉行,仍有三百多人參加,大部分都是懷念恩師的學生們。
以愛與包容,對待原住民和中國意識的朋友
林瑞明喜歡穿原住民的衣服、唱原住民的歌,對原住民文學充滿同情的瞭解,與原住民學者孫大川稱兄道弟、互相尊重,他雖然俱有濃厚的台灣意識,但是以愛與包容對待中國意識的朋友,因此陳映真、蘇慶黎、龍應台等都曾經是他的好朋友。他也是充滿「詩魂」的學者,他以林梵筆名發表的《失落的海》、《流轉》、《未名事件》、《少尉的兩個世界》、《青春山河》等,將會在台灣詩史上佔一席之地。
林瑞明雖然洗腎超過20年,但是他是生活藝術家,洗腎並沒有影響他的生活品質;我最後一次看到他,是在11月15日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在台北老爺飯店開會,他從遙遠的台南趕來,外表仍然神采奕奕,看不出病態,想不到11月26日就突然離開人間,也許跟11月24日民進黨大敗有關;他已經走完他非常精彩而有意義的68年人生。蔣朝根和我代表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參加12月5日他的告別式,約300多人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來參加,文化部長鄭麗君代表蔡總統頒予總統褒揚令,台南市代市長李孟諺也頒發卓越市民,他的學生們也集體吟誦他的詩作《時間哲學》回憶恩師,相信林瑞明在天之靈,看到他的告別式,他會喃喃自語:「我這一輩子沒有白活。」(老友林衡哲完稿於2018年12月2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