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一位愛樂者的人生追憶錄 (1)童年時代的音樂經驗


一位愛樂者的人生追憶錄

(1)童年時代的音樂經驗: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組曲〉

我的音樂啓蒙甚晚(因為我家不是音樂家庭),因此小時候家裡沒有鋼琴,也沒有其他的樂器,雖然有一部老式的留聲機,那種搖15分鐘才能聽5分鐘音樂的78轉唱片,似乎古典音樂的唱片也不多。因為我在宜蘭的老家(舊城東路1號)的後院剛好就是宜蘭戲院,戲院開演前常常播放法國作曲家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組曲〉;但是當時的我大約是五歲,根本不知道這是歌劇〈卡門〉作曲家比才的作品,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西洋古典音樂,覺得這首曲子很好聽;長大後在音樂廳聽到這首曲子,經常會想起童年往事。1968年我遠征美國紐約做醫師,1969年第一次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聽到的歌劇就是〈卡門〉,那時我是實習醫生,雖然前一天晚上剛好在婦產科值夜班,只睡不到二小時,欣賞到最後一幕差點睡著了,但還是充滿甜蜜的回憶,畢竟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光臨美國最豪華的歌劇院,欣賞的歌劇又是西洋歌劇史上最精彩的一部歌劇,但是我卻忘記了指揮和男女主角是誰。總之,法國作曲家比才的二部作品,開啓了我對西洋古典音樂的興趣。

  我的祖父林煥,畢業於台北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屆,當時的老師是十項全能,什麼科目都會教,據說他在宜蘭中山國小任教時,他也會彈鋼琴,兼教音樂課,但是我家並沒有鋼琴,我也從未聽過祖父彈過鋼琴;我爸爸林錫坤是台南高工(現在的成功大學)第一屆應用化學系畢業,他對西洋古典音樂並沒有特別的興趣;我媽媽畢業於日治時代的第三高女(現在的中山女高),她對西洋古典音樂也沒有特殊的嗜好,也很少教我們唱歌,在我們宜蘭的大家族中,只有我最小的叔叔林森杰,算是唯一古典音樂的愛好者,他有不少黑膠古典音樂唱片,他也花了不少錢買高級音響設備,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很少跟他一起聽過唱片;只有我三姑林淑葵的歌喉似乎還不錯,偶爾會聽到她引吭高歌;我的二姑林淑勤很活潑能幹,但是在音樂方面並沒有展現她的才華。目前我們家族唯一的音樂之光,是我二姑姑的孫女廖皎含,她曾先後畢業於柯蒂斯音樂學院、茱莉亞音樂學院和耶魯大學音樂系,擁有三個碩士學位,著作等身,目前她是國內最忙碌和受歡迎的鋼琴演奏家和鋼琴伴奏家;她擁有國際級的實力,2015年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小提琴頭奬曾宇謙在台灣舉行獨奏會時,經常為他伴奏的就是廖皎含。現在曾宇謙頂著柴可夫斯基大賽的光環,已經開始進軍國際樂壇;而皎含因為人際關係太好,國內音樂會都忙不過來,因此很少想到進軍國際樂壇的問題;總之,她擁有國際級的水準與實力,是我們林氏家族的音樂之光。

  在我八歲進宜蘭中山國小就讀之前,不管住台北或宜蘭,似乎從來沒有到音樂廳聆聽過音樂會,也沒有機會學習任何的樂器,更沒有機會到教會去接受音樂的洗禮;不像蕭泰然只大我二歲,但是因為媽媽是一位留日鋼琴家,爸爸是齒科醫師兼教會長老,每週帶他去教會接受音樂的洗禮,家𥚃又有全高雄唯二的鋼琴,從小就在音樂的環境中長大,媽媽五歲就正式教他鋼琴,因此他才有機會成為傑出的鋼琴家和作曲家;而小時候家裡沒有音樂背景的我,只能成為音樂欣賞家兼業餘的樂評家。但是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上,作曲家、演奏家和欣賞者三個角色都同樣重要,貝多芬和馬勒的作品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的作品能感動演奏家們,並進而感動台下的欣賞大眾,達到創作、演出、欣賞三合一的感動境界,才算是成功的音樂會,才證明一首作品的偉大;因此,一首作品是否偉大、是否令人感動,做為聽眾的音樂欣賞家,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引起聽眾共鳴的作品和演出,才能算是成功的音樂會,並進而證明作品的傑出與偉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