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狄倫是泰戈爾的接班人
最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大都頒獎給我們從來沒有聽過的名字,例如去年文學奬得主白俄人權記者亞歷塞維奇就是一例, 想不到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是我們在大學時代就非常熟悉,經常唱他的詩歌的天才民歌詩人,在美國民歌手中,Joan Baez是我當時心目中的天后,巴布.狄倫是我當時心目中的民歌王子,他是以抒情取勝的民歌手,而且他的詩歌充滿了人生哲理,並且平易近人而又朗朗上口,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與廣大的平民站在一起,而且五十年如一日,他是近代美國抒情歌壇的長青樹,他的37張唱片和珍貴的詩集,撫慰了數代美國甚至全球歌迷的心靈,因此他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雖然讓大家跌破眼鏡,確實是實至名歸的榮耀,得之無愧,事實上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他是1913年第一位亞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接班人,泰戈爾一生創作了二千多首詩歌,其中有三首分別成為印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國歌,他的詩歌也是充滿人生的哲理,歌頌人生、大自然以及和平的信息,與甘地的和平主義遙相呼應,當泰戈爾在1924年來中國訪問時,由徐志摩和林徽音負責招待,備受禮遇,五年前巴布.狄倫來台灣演唱時,也是轟動一時的歌壇盛會,台灣民歌手幾乎全部到齊,向他致敬。
巴布.狄倫和瓊.拜茲是六十年代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的代言人
巴布 .狄倫可以說是現代美國民歌之先驅,他所創作的抒情歌曲,其影響力甚至超越英國的披頭四合唱團,沒有他也許就不會有後續的波諾(Bono)和 史普林斯汀(Springsteen),巴布.狄倫可以說是第一位真正把複雜的隱喻放進他的抒情歌曲𥚃,因此在60年代,巴布.狄倫就和美墨混血的民歌手瓊.拜茲(Joan Baez)成為反戰運動、民權運動與追求個人自由的代表性人物。
今年75歲的巴布.狄倫據說他已經被題名八次,今年才首次達陣,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學院宣布他得獎時,在場記者先是發出深長的驚嘆, 繼而報以熱烈而長久的掌聲,瑞典學院發表聲明說:「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𥚃,他創造富有詩意的新穎表現手法」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接著學院的主任秘書戴.紐斯說:「狄倫的歌曲是聽者耳中的詩篇,狄倫是英國大文豪威廉.布雷克以降,英語傳統中的一位偉大詩人,是文學的集大成者。」也許一般學院的文評家,只把葉慈、艾略特、佛洛斯特等當作詩人,而巴布.狄倫不在詩人之列,但是今年的瑞典學院已經改變了傳統觀念,把巴布.狄倫當做雅俗共賞的詩人看待。
一般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聽到獲得這個全球矚目的大奬,通常的反應都是大喜過望,趕快準備一篇文情並茂的得獎感言,高高興興地準備12月10日到瑞典去接受瑞典國王的隆重頒獎典禮,但是巴布.狄倫這位獨立特行的歌手詩人,對得獎的反應是非常的淡定,他也不回瑞典學院打來的電話,到目前為止,諾貝爾文學奬被拒絕領獎只有一次,1964年文學獎得主存在主義大師沙特,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全球文學界的最高榮譽,沙特並没有說明他拒絕的理由,我個人的解釋是,1957年法國作家卡謬以創作「異鄉人」而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沙特與卡謬本來是親密的文化戰友,後來因意見不同而分道揚鑣,沙特認為他比卡謬偉大,諾貝爾文學奬應該由他先得才對,反而比卡謬晚了七年才得諾貝爾文學奬,因此他以拒絕奬金,展現他的文人傲骨。
當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佈時,巴布.狄倫正在加州進行「從不休止的巡演」途中,他每年平均演出一百場,五十年來他不斷地創作新作品,今年年初才出版生平第37張專輯,仍然風靡全球的聽眾,但是他不想親近聽眾,他也拒絕以表演熱門曲目討好聽眾,他曾在「滾石」雜誌的訪問中說:「我活在我的夢裡,我其實並不活在這個真實世界。」巴布.狄倫早就名利雙收,2001年並以電影「天才接班人」 主題曲「今非昔比」(Things Have Changed)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而1980年啓程的全球巡演,成為他一生的人生目標:「永無休止的巡迴演唱。」因此諾貝爾文學獎,對他而言,已經成為身外之物,吟唱詩人的角色仍然是上帝賜給他的天使角色,貝多芬晚年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為了忠告世人:發揚「四海一家皆兄弟的精神」,才能創造人類的幸福,因此他才把席勒的歡樂頌放在第九的終樂章。我們也期待巴布.狄倫也能在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創作一首新曲,呼籲全球人類和平相處不要再戰爭,以他全球性的影響力,相信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與效果。
諾貝爾文學獎也頒發給哲學家、政治家、法學家和記者
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頒發至今,產生的110位得主,並非都是純文學作家或詩人,其中也包括了哲學家、法學家、政治家和記者;巴布.狄倫是第一位以「歌詞」獲獎的得主,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今年瑞典學院為更多領域的藝術創作者開啓大門,值得肯定,他是代表他那個世代的所有「歌詞」作者包括披頭四、斯普林斯汀、瓊.拜茲等而得獎,因此他不應該拒絕此奬,並給後代的「歌詞」作者立下典範,而有超越前進的機會。在傳記文學的領域裡,就沒有這麼幸運,20世紀三大傳記作家中,英國的史特拉屈、法國的莫洛亞和德國的魯德威克都沒有得獎機會,唯一因傳記而得獎的反而是政治家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他不但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抗納粹的政治領袖,1953年因創作二百萬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不但是第一流的演說家,也是業餘畫家,更是多產的暢銷作家,難怪英國歷史學家Paul Johnson曾說:「邱吉爾是懂得把戰爭化成語言,再把語言化成鈔票的人。」在20世紀哲學家中,有三位獲獎: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倭鏗在1908年首先得獎,接著1927年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以「創造進化論」得獎;195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以他暢銷的深入淺出的散文集和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學史」而獲獎,羅素的學生詩人艾略特(T.S.Eliot)反而比他早二年,就以「荒原」一詩得獎,但是羅素仍然高高興興地去領獎,因為那時他極需要這筆獎金,而且可以發表一篇呼籲世界和平的宣言。德國法學家兼歷史學家蒙森以「羅馬史」一書獲得1902年文學奬,他在羅馬法和債法方面的研究,影響了後來的德國民法典。至於純粹以記者身份獲得文學奬者,2015年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以記錄車諾比核災的「車諾比的悲鳴」而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也錯過了不少真正偉大的作家,例如「戰爭與和平」作者俄羅斯小說大師托爾斯泰活到1910年,卻始終沒有得獎;影響20世紀深遠的愛爾蘭小說大師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他在1922年創作的小說「尤利西斯」(Ulysses)公認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而且活到1941年才在瑞士蘇黎世逝世,也始終與諾貝爾文學獎無緣;另一位與喬伊斯齊名的意識流英國小說大師維奇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也創作無數小說、傳記名著,又是倫敦布魯姆斯伯里文人團體的召集人,也無緣諾貝爾文學獎。波蘭裔英語小說大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他的無數小說都搬上銀幕,小說的深度、廣度和高度都足以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沒有得過獎。1938年賽珍珠以描述中國農民的三部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是當時魯迅和沈從文的小說都沒有英文和瑞典文翻譯本之故,賽珍珠才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作家高行健和莫言之所以得獎,主要是馬悅然這位唯一懂華語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把他們兩位作品翻譯成瑞典文,加上他的人際關係的工夫,因此沒有馬悅然,大概就不會有兩位中國作家的得獎。高行健因在文革脫離中國共產黨,放棄中國籍,因此他是以華裔法國人的身份去領獎,連當時的中共總理朱榕基都說高行健不是中國人,因為學者馬森的推薦,高行健的作品才有機會在台灣出版,在中國他的書都是禁書,因此很自然的高行健把台灣當作精神上的祖國,因為真正的祖國並不歡迎他;那麼什麼時候台灣作家才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因為台灣作家的創作水準不夠?還是因為台灣還未成為國際公認的獨立國家?我想後者的因素比前者更重要,1922年南愛爾蘭獲得獨立,1923年愛爾蘭偉大詩人葉慈立刻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愛爾蘭獨立運動的熱心推動者,我們台灣的處境與中東的巴勒斯坦很像,巴勒斯坦裔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父親是富有的巴勒斯坦基督徒而且擁有美國公民身份,母親也是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年輕時在開羅受英式教育,後來先後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他是國際知名的文化評論家,也是後殖民理論的創始人,他始終支持巴勒斯坦建國運動,同時他也是一位樂評家、歌劇學者和鋼琴家,他可以說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評論大師,他之所以沒有得獎,是因為巴勒斯坦在他生前始終因以色列的阻擋而無法建國,看來台灣作家想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概也要台灣人獨立建國之後才有可能。
早年受美國詩人Woody Guthrie和威爾斯詩人Dylan Thomas的影響
現年75歲的巴布.狄倫在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小鎭,原名叫羅伯.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長大後因對威爾斯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 1914-1953)特別崇拜,因此才把他的藝名改為Bob Dylan。他出生於猶太中產階級家庭中成長,他的祖父母是猶太裔移民,十九世紀末才從立陶宛和烏克蘭移民到美國,青少年時期就靠自學學會玩多種樂器,如:吉他、口琴和鋼琴等,他在高中時就有自己的樂團, 他最早的錄音「John Buckley Tape」,是他在1958年與高中好友John Bucklen在狄倫家中翻唱Little Richard和Richard Rodgers等人的歌曲而來; 而他對音樂的熱情也與日俱增,尤其喜愛美國的民歌、民謠和藍調,狄倫14歲時才開始擁有自己的吉他,因受抗議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啓發而走上成功的音樂路,1959年他高中畢業後,狄倫唸了一年明尼蘇達大學就輟學,1960年搬來紐約,1961年起他開始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和咖啡館表演,從這裡發跡,當他在著名的葛狄斯民歌城表演時,獲得樂評家薛頓(Robert Shelton)在「紐約時報」的公開肯定,接著他為民謠歌手赫斯特錄製專輯的口琴演出,更受到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傳奇星探約翰.哈蒙德青睞,於是1962年他替狄倫出版首張專輯,名稱叫做「巴布.狄倫」,這張專輯只有二首原創歌曲,因此銷路平平;1963年第二張專輯:「自由自在的巴布.狄倫」才真正呈現狄倫「抗議民謠」的風格,這張專輯收錄13首他的原創歌曲, 包括他那最有名的反戰經典之作「隨風而逝」(Blowin' in the Wind),這首抒情民歌,喚起當時知識份子良心的覺醒,對當時的反戰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久他又出版第三張專輯:「變革年代」,再度引起共鳴,因此他被媒體封為「年輕世代的代言人」;1966年他出版了平易近人的專輯:「金髮美女」,這𥚃面的詩歌,狄倫把押韻、疊句和思想圖像化,顯示他與眾不同的風格,是極佳的入門唱片。 這時的巴布.狄倫帶著他心愛的吉他,唱出他對社會不公不義的吶喊、反對越戰、以及美國的種族歧視,不久他就成為知名的人道主義民權運動家,出道頭三年即灌製了驚人的300首歌曲,樹立了他一代宗師的民謠歌手地位。
巴布.狄倫與瓊.拜茲的短暫革命感情以及二段婚姻
巴布狄倫曾經有二段婚姻的記錄:1965年11月22日他與莎拉.勞登結婚,1977年6月29日宣布離異,在將近12年的婚姻期間,他們有三男一女:傑西.拜倫.狄倫、安娜.莉亞、伊薩克.亞伯拉罕和雅各布.盧克;其中傑西是知名的電影導演,幼子雅各布則繼承他的衣缽成為「牆花樂團」主唱。1986年6月4日狄倫與他的伴唱歌手卡洛琳.鄧尼斯結婚,兩人在1992年10月離異,他們兩人生有一女,這段婚姻狄倫保持低調,直到2001年他的自傳:「搖滾記」出版,才正式向外界透露。
民歌歌后瓊.拜茲(Joan Baez 1941-)第一次碰到巴布.狄倫,是在1961年紐約格林威治村的葛第民歌城(Gerde Folk City),那時歌后的第一張唱片已經出版,聲譽扶搖直上,遠比初出道的狄倫有名,而且她的歌喉與唱腔也比狄倫高明,因此很多狄倫的早期作品如:「Song to Woody」和「Blowin' in the Wind」等,都是被瓊.拜茲唱紅的,起先狄倫對她的年輕妹妹Mimi更有興趣,但是因為歌后和歌王經常有機會同台演出,加上媒體的渲染,他們確實成為舞台上和舞台下的甜蜜情侶,1963年他們兩人分別在「新港民歌節」和馬丁.路德.金恩領導的25萬人民權大遊行中,共同演出,那是他們做為舞台情侶的高潮,他們整整有二年的蜜月期,1965年狄倫到英國演唱,加上他的第二張唱片讓他爆紅,他也不必再靠她推廣他的作品,於是倆人的感情迅速冷淡下來。1968年瓊.拜茲與反越戰英雄哈里斯(David Harris)結婚,婚後第二年生了一子Gabriel,他是樂團鼓手,偶而也會跟媽媽同台演出。1973年她跟哈里斯和平分離,1980年初她甚至跟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有一段姊弟戀,直到他去逝之前都維持美好的友誼。瓊.拜茲與狄倫最大的不同點是,她五十年如一日,到世界各地去爭取人權,而且身體力行,因此國際特赦組織特別為她設立「瓊.拜茲人權奬」;而狄倫在七十年代開始就完全退出政治活動,雖然政治立場上兩人漸行漸遠,但是仍然保持職業上的友誼,直到八十年代他們偶爾也會同台演出。
1965年7月25日在當年的新港民謠音樂節中,狄倫第一次在舞台表演中使用電吉他,他僅僅演唱了三首歌曲,就被憤怒的聽眾趕下台,這是狄倫有意由民謠歌手轉向搖滾樂的轉折點,但是聽眾似乎喜歡原來的抒情吉他歌手。1965年狄倫發行第一張搖滾專輯「重訪61號公路」,其中的一曲「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迅速登上美國排名榜第二名,英國排行榜第四名,後來被「Rolling Stone」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專輯出版之後,狄倫開始在美國國內巡演,仍然有不少歌迷要求他放棄搖滾樂,回到民謠的抒情吉他中。1966年春,狄倫開始到歐洲與澳洲巡迴演出,每場演唱會都分成二部份:上半場使用木吉他的民謠表演;下半場是用電吉他的搖滾樂表演。巡迴演出後回到紐約,卻依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同年7月29日,他在紐約的Woodstock附近因騎摩托車受傷,休息一年多,直到1968年1月20日在伍迪.蓋瑟瑞的紀念音樂會中才再次在公眾場所出現;六十年代晚期,狄倫因受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鄉村音樂的影響,開始向更具思考型發展。
70和80年代的狄倫
1973年狄倫與哥倫比亞终止合約,與格芬唱片簽約,並發行新專輯「Planet Waves」,為了推銷此唱片,狄倫在1974年與多年老朋友The Band一起進行北美巡迴演出。1975年狄倫到獄中探望,因種族歧視蒙受不白之冤的黑人拳王「颶風」羅賓.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並創作了一首長達八分鐘的「Hurricane」為他聲援。同年10月30日,他展開一場名為「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迴演唱,這時他與瓊尼.米歇爾、Roger McGuinn、Allen Ginsberg,甚至老情人瓊.拜茲,都參加巡迴的陣容。1979年本來是猶太教徒的狄倫,成為一名再生基督徒(Born Again Christian),影響到他從1979年到1982年的創作,這段時間他出版的三張專輯:「Slow Train Coming」、「Saved」、「Shot of Love」都帶有濃厚的基督宗教福音的信息。1988年6月7日,狄倫從美國北加州的Concord出發,開始展開一場名為「Never Ending Tour」的巡迴演唱會,他似乎要「活到老唱到老」,此後他以每年一百場上下的次數,在全球各地演出,至2010年底,這場巡迴已演出超過兩千三百場。
90年代至今:晚期的巴布.狄倫
進入90年代,狄倫出版唱片的速度開始變得緩慢,他在1992年推出的「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出版的「World Gone Wrong」,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謠,並且唱出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歌曲。1992年10月16日,他在林書豪創造「林來瘋」奇蹟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辦了一場盛大的「狄倫踏入歌壇三十年演唱會」,其中包括Neil Young、Eric Clapton、以及前坡頭四吉他手George Harrison都來共襄盛舉;1997年初,由於突然心臟病發作,使他不得不取消歐洲巡迴演出,但他很快就康復出院,同年9月27日,他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表演。1997年9月30日,狄倫發行了由Daniel Lanois監製的「Time out of Mind」,距離他上一張的原創專輯「Oh Mercy」己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狄倫發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Chronicles Vol.1」台灣的大塊文化出版社,已經有中譯本「搖滾記」。2005年好萊塢著名的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執導狄倫的自傳性電影「No Direction Home」,描述他從出生到摩托車事故之前的生命故事,片中有大量的訪談與實況演出的影像,包括訪問狄倫當時的親密盟友瓊.拜茲等人。2006年8月,他發行了轟動一時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此專輯一出,馬上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一名,距離他上一張冠軍專輯「Desire」,己經有30年之久,可見他的寶刀未老。2011年狄倫終於在上海的「上海大舞台」和台北的「小巨蛋」,那時台灣的巴布.狄倫迷齊聚一堂,共同向他致敬,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亞洲巡迴演出。
巴布.狄倫的生平得獎記錄
在狄倫超過半世紀的音樂生涯中,他的得獎記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包括12座葛萊美獎、1座金球奬、1座奧斯卡金像獎、2000年5月,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頒給他「保拉音樂獎」,這個奬可以稱為諾貝爾音樂獎;2012年5月狄倫獲得歐巴馬總統的自由勳章;2013年11月,法國教育部長安瑞莉.菲里佩提授予他榮譽軍團勳章。2015年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授予狄倫音樂關懷年度人物獎,以表彰他在慈善事業及藝術領域做出的社會貢獻。2008年 巴布.狄倫獲頒普立茲特殊貢獻奬時,很多人都說巴布.狄倫不需要普立茲奬,是普立茲獎需要巴布.狄倫。但是以上所有的奬他都親自出席領獎,不知何故,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巴布.狄倫卻反而不做回應繼續跑他的行程,對諾貝爾獎這次錦上添花之舉,百分之90以上都認為他把搖滾樂提升到文學詩的境界而且與群眾共享他的詩的意境,得獎是實至名歸,當然也有人批評他沒有回應瑞典學院,顯得有點傲慢與無禮;在得獎後二週,他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終於打破沈默,坦言很意外,能獲得這項殊榮令他很開心,若時間允許,他將會親自出席頒獎典禮;瑞典學院的秘書Sara Darius終於在10月 25日連絡上巴布.狄倫,並且親切地聊了十五分鐘,她稱讚狄倫是位「謙虛、友善、幽默」的人,他也順便解釋,第一時間沒有回應,是因為激動到說不出話來。對瑞典學院稱他的歌曲有如古希臘吟遊詩人荷馬和女詩人莎芙的史詩,狄倫也告訴每日電訊報:「可能吧!我的一些歌曲例如「霍利斯布朗之歌」、「苦雨將至」、「颶風」等確實有一點像荷馬式的風格。」當年他的經典名曲:「隨風而逝」,激勵美國年輕人,反越戰風潮,確實對越戰的提早結束做出貢獻,目前的世界並不比四十年前和平,我個人期待巴布.狄倫再度以諾貝爾獎為平台,再創作一首有助廿一世紀人類和平的經典歌曲,傳唱全球,讓世界變成更美好的地方。
結語
我在大學時代透過電影:「阿甘正傳」,聽了瓊.拜茲嘹亮的歌聲,才認識巴布.狄倫的歌,事實上我最欣賞的美國民歌手是瓊.拜茲的好友Judy Collins,在1970年代曾經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聽過她的獨唱會,最近瓊.拜茲出版了紀念七十五歲生日專輯,最重要的伙伴就是Judy Collins; 就巴布.狄倫而言,瓊.拜茲是他早期生涯的恩人和謬思,他替她創作了六首歌曲,都是他一生的精品,他們一度是具有革命感情的情侶,他們曾經一起參加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恩發表「我有一個夢」的25萬人民權大遊行,他們一起在這場歷史性的聚會中演唱十分鐘,留下永恆的回憶;他們也一起參加新港民歌音樂節,留下不少甜蜜的回憶;但不知何故,1965年一次旅英巡迴演唱會中,他突然拋棄了她,不讓她同台演出,44年之後,在一次多倫多瓊.拜茲國際電影節時,狄倫才首次向瓊.拜茲公開道歉。就純粹歌喉而言,巴布.狄倫不算高明,但是以歌曲的內涵和深度以及詩的品質而言,的確西方的歌手沒有一個會超越狄倫, 這位難以捉摸且不愛與世界打交道的狄倫,很謙虛地不自認為詩人,他曾經說過:「我不說自己是詩人,因為我不喜歡那個字眼。」但是最瞭解他的詩歌品質的老情人瓊.拜茲說:「我認為他的得獎是令人感到振奮的一件事,我並不瞭解詩的技巧與語言學的問題,但是他的詩歌絕對有資格贏得諾貝爾獎。」即使他不認為自己是詩人,2016年12月10日之後全世界都會稱讚他是:「詩人巴布.狄倫。」(2016年10月30日林衡哲完稿
於淡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