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行過死蔭幽谷



行過死蔭幽谷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聖經詩篇第二十三篇


 


最近陳毓襄來南加州參加有史以來獎金最高的波哥雷里希國際鋼琴大賽(Ivo Pogorelich International Solo Piano Competition,我與蕭泰然可能是台灣人社區中最關心此事者。差不多在決賽最後一週,我與 蕭 教授天天通電話,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陳毓襄為自己以及全體台灣人在美國贏得這項可說是「國際鋼琴大賽的諾貝爾獎」,獲得近十萬美元獎金。決賽期間天天守在收音機旁聽實況轉播的 蕭 教授首先向我傳出喜訊,而我也先後出席1214的決賽演奏會及1216的頒獎典禮,為台灣人的光榮做歷史的見證。


 


我來美國將近廿五年,其中有三次機會,使我深以做台灣人而自豪。第一次是聆賞林昭亮1988313在華府甘迺迪中心演出尼爾遜小提琴協奏曲,以琴藝征服全場聽眾;第二次是19921113林昭亮世界首演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深深打動所有聽眾;第三次則是英國前首相兼指揮家奚斯,在19931216頒獎給陳毓襄第一屆波哥雷里希國際鋼琴大賽的首獎。


 


這次陳毓襄得獎,雖然 蕭 教授沒有親臨會場,但他的感受與我一樣,甚至更深。十多年來 蕭 教授帶動了台灣人的音樂復興運動,提拔無數年輕一輩的演奏家,陳毓襄的得獎,是他多年苦心所結成的果實之一;同時陳毓襄也是他作品的知音,不少作品都是由陳毓襄作世界首演。希望不久的將來, 蕭 教授的鋼琴協奏曲也能由陳毓襄在台北國家音樂廳作台灣首演。 蕭 教授對陳毓襄的最大期待是,希望她能像西班牙女鋼琴家拉羅加Alicia Larrocha一樣,把自己民族的鋼琴家作品推廣到國際樂壇。


 


我個人也很高興1991年的台灣文化之夜,以及19935月的台灣名家演奏系列,都曾邀請陳毓襄來演出,而且發現她的琴藝不斷在進步中。例如去年5月聽過她演奏普羅高菲夫的第六號鋼琴奏鳴曲,這次決賽再聽她演奏此曲,發現她的技巧與詮釋比以前更成熟,更能捕捉作曲家的神韻。此次比賽全球有一百三十人報名,但只有四十人獲准參賽。廿三歲的陳毓襄是所有八位決賽者中最年輕的,也是唯一的東方人獲獎者。美國有十四人參賽,結果全軍覆沒,只有陳毓襄與澳大利亞天才型鋼琴家Michael Harvey共獲冠軍。


 


在頒獎典禮的演奏會中,其他九位鋼琴家只演出一、兩首曲子,陳毓襄排在最後,壓軸演奏三首。她高超的琴藝風靡了全場聽眾,得到全場聽眾歷久不歇的掌聲,使她連續出來謝幕三次。散場後,我到後台向她道賀,並邀她1219一起去見 蕭泰然 教授,她馬上就答應。


 


大難來臨的前夕


 


本來約好1219晚上大家一起在蕭泰然家見面,結果因為此次主辦琴賽的波哥雷里希夫婦臨時有要事與陳毓襄商量,我便偕鋼琴家蔡輝宏下午兩點去接她,再去 蕭 教授家聊了兩個小時。 那時蕭 教授放了他的鋼琴協奏曲錄音帶,陳毓襄聽後似乎頗為感動。此曲風格很像拉赫曼尼諾夫,因此我戲稱此曲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首鋼琴協奏曲,只是作曲家不是俄國人而是台灣人。 那天蕭 教授心情很好,一點也看不出生病的前兆。最後陳毓襄問 蕭 教授,她明年5月碩士畢業,是否應該再唸鋼琴博士? 蕭 教授告訴她,如果要走演奏家之路,博士是多餘的,幾乎世界所有著名的鋼琴大師或林昭亮等 都沒有 博士學位。如果要走學者之路,才需要唸博士;但以她的才華,又得此大獎,比較適合走演奏家之路。


 


當天晚上蔡輝宏送走陳毓襄之後,我們幾位「台灣名家演奏系列」的負責人, 包括蕭 教授、楊子清夫婦、黃東昇、韓淑貞、林碧靜與我,一起在 蕭 教授家附近的四川菜館聚會,討論明年的音樂會節目及出版 蕭 教授大提琴協奏曲樂譜之事。那天晚上 蕭 教授談笑風生,一點也看不出大難即將來臨的預兆。


 


過了兩天(1221),陳隆半夜突然打電話給我,說 蕭 教授因心臟病入院,但不知是哪一家醫院。我馬上打電話給 林碧靜 女士,才知道在我們聚餐的第二天下午四點左右, 蕭 教授的胸部突然劇烈疼痛。他家一個人也沒有,幸好他會打九一一,救護車在二十分鐘內趕到他家,略做急救,就把他送到附近的Queen of Valley Hospital。這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我決定在第二天下班後趕去探望他。


 


與死神拔河


 


1222下午七點我到醫院看蕭教授時,他的神智清醒,胸痛好一點,神情平靜。與他的主治醫師米勒醫師(Dr. Paul Miller相談,才知道蕭教授患的是危險性極高的動脈剝離血管瘤(Dissecting Aortic Aneurysm,必須緊急開刀。但因他沒有醫療保險,很難找到願意收容他的醫院,不過米勒醫師說,他正在設法聯絡中。返家後我立刻打電話給心臟科專家林俊龍醫師及心臟外科黃明男醫師,他們一致推薦聖文生醫院(St. Vincent Hospital的心臟外科聖手日裔橫山大夫(Dr. Yokoyama是最佳人選。黃醫師又說,此病最好在四十八小時之內開刀,否則有生命危險。聽他這麼說,我頓時緊張起來,因為蕭教授發病到現在已超過四十八小時。因此我立刻拜託曾做過橫山大夫四年助手的黃醫師,馬上打電話給橫山,請他為蕭教授開刀。這天晚上我整夜睡不著,深怕失去這位好朋友與台灣文化的戰友,以及全體台灣人的音樂國寶。


 


1223大概是我一生中,在上班時間打最多電話的一天,也是一生中少有的最緊張的一天,確實有一種與死神拔河的感覺。如果蕭泰然是生在十八世紀的蕭邦時代,那麼此刻的他大概快要與死神見面了;感謝他生在二十世紀心臟外科的黃金時代,才有機會讓他復活。轉去聖文生醫院有兩個條件:一是橫山大夫願意為他開刀,二是需要繳五萬美元保證金,這是因為蕭教授沒有醫療保險。早上從聖文生醫院得來的消息是,只要先繳保證金,就可以轉過去。於是我打電話給銀行家吳澧培先生,請他想辦法;又立刻撥電話給慈濟王先生,請他親自帶三萬美元支票去醫院,同時我那張本想停掉的信用卡正好派上用場。


 


本來以為一切都解決了,突然消息傳來說:橫山大夫不想收 蕭 教授,可能因為這是高危險性的開刀,加上他又不認識 蕭 教授,萬一有什麼差錯,有損他一世英名。於是我趕緊打電話給 黃明男 醫師,請他再打電話給橫山大夫,勸他不要推辭,結果也沒有效果。於是在下午兩點左右,我鼓起勇氣直接打給橫山,向他說:「蕭泰然是我們台灣人的蕭邦,如果您能救他一命,不但他的家屬會感激您,我們整個台灣人社區也都會感激您。我們絕對信任您的醫術,請您盡力而為。」我跟他聊了十五分鐘後,他終於改變態度,表示願意為 蕭 教授開刀。


 


於是我又趕緊聯絡家屬、 米勒 醫師、萬通銀行的Amy、聖文生醫院、信用卡公司等,終於在晚上六 時將蕭 教授轉到聖文生醫院;蔡輝宏、林碧靜、蕭泰然的兒子Joseph一起陪同過去, 蕭 夫人也從台灣打了三次電話來詢問病況。這時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才算掉下來。橫山大夫告訴他們,明天一大早六點就要開刀。蔡輝宏告訴我,橫山是一位值得信賴的醫生。當天下班後,我要護送母親到聖地牙哥探望生病的舅父母,晚上返家已近午夜。睡前我們夫婦一起為 蕭 教授禱告,希望明天開刀成功,順利行過死蔭的幽谷,恢復他活潑的生命力。


 


1224,進行十小時的開刀,這可能是橫山大夫最漫長的一次開刀紀錄。蕭泰然──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音樂大師,終於脫離險境,開刀過程相當順利。


 


充滿感恩的生日


 


在開刀後第八天,1994年元月一日,是蕭泰然五十六歲生日。他的夫人、弟弟、兩位兒子、許丕龍兄嫂、陳隆兄嫂以及我們夫婦,在醫院的病房為他做小型的生日慶祝。那天他神情特別愉快,返老還童般地依偎在夫人懷裡,展現出復活的喜悅,這是他們夫婦近年來第一次共慶生日。我聽過泰然兄無數次的禱告,但那天在聽他禱告時,第一次感動得落淚。


 


元月二日 蕭 教授離院返家,傷口還在疼痛,身體也依然虛弱,必須在家靜養。醫生吩咐最好不要有訪客,讓他多多休息。到了二月初,相信他的體力會慢慢恢復,屆時再去拜訪他。希望他早日恢復體力,能親自參加今年410日他的鋼琴協奏曲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世界首演。


 


台灣音樂國際化的大功臣


 


一般而言,五十歲到七十歲是二十世紀作曲家創作的高峰期。雖然 蕭 教授已經寫出不少充滿台灣特色與國際水準作品,相信經過這次生命苦難之後,正如耳聾之後的貝多芬,會為我們台灣人及全人類譜出更精彩、更有生命深度的作品。正如蕭邦代表當時流浪海外波蘭人的心聲,拉赫曼尼諾夫代表流浪海外俄國人的心聲,蕭泰然也代表流浪海外所有台灣人的心聲。近十五年來,在北美洲推動台灣音樂國際化運動及培養第二代台灣音樂人才方面,他是最大的功臣,他的成就是所有島內外台灣人的驕傲;他在北美洲樂壇為台灣人帶來的榮譽,可與李遠哲在化學界的貢獻媲美。


 


希望不久的將來,所有關心蕭泰然的海內外朋友,能成立永久性的蕭泰然關懷基金會,以一向關懷他的台灣人聯合基金會(T. U. F.的理事們為骨幹,加上北美洲各地的熱心者成立董事會。短期目標為他解決龐大的醫療費用,長期目標有系統地出版他的作品及CD,讓他為台灣及世界樂壇全力創作更精彩的作品,不必再為生活及醫療費擔憂。


 


讓我們跟隨蕭泰然的腳步,大家共同為台灣音樂的國際化而努力。(199417於南加州,原載《太平洋時報》)


 


2 則留言:

  1. (1994年1月7日於南加州,原載《太平洋時報》)
    好多年了。

    回覆刪除
  2.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ht.php?itemid=15348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