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台灣人應該唱Made in Taiwan的國歌(2006.7.30)

 


台灣人應該唱Made In Taiwan的國歌


 


今年5月陳水扁總統到南美洲,在參加「中南美洲全僑聯盟年會」時,發現哥斯大黎加人唱他們自己的國歌,充滿熱情與振奮,而台僑在唱中華民國國歌時有氣無力提不起熱情。在場的中國作家曹長青說:「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聽到中華民國國歌。說句實話,它在曲調上,遠遠不如哥斯大黎加的國歌令人振奮、昂揚,體現一個新興民主國家的蓬勃朝氣。」


 


黨歌當國歌  喚不起熱情


 


台灣雖然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唱的卻是中國人寫的一首歌頌專制、讚美黨國之歌。這首國民黨的黨歌,變成中國國歌之後,在1949年被毛澤東的中共政權以〈義勇軍進行曲〉(曲風頗有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的味道)取代,正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難怪在中國長大的曹長青到南美洲才第一次聽到中華民國國歌,而且一點也不感動,反而聽哥國的國歌比較振奮。


 


台僑聚會  望春風解鄉愁


 


留美三十年間,我很少參加國府辦的官方活動,因此幾乎沒有機會唱中華民國國歌;而參加留美台僑的聚會,我們通常以〈望春風〉來取代「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因此1996年溫哥華交響樂團全場演出台灣作曲家的作品(馬水龍、蕭泰然與金希文),最後以蕭泰然改編的〈望春風弦樂組曲〉結束時,我們的台灣同鄉的心情,好像在聆賞台灣國歌,坐在我旁邊的東方白與陳隆都掉下感動的眼淚。


 


雖然〈望春風〉半世紀以來,不斷感動台灣人民的心靈,但只是述說台灣人過去悲情的歷史;尤其是少女懷春的歌詞,雖然動人,但不適合做國歌。而作曲的鄧雨賢與作詞的李臨秋,在創作此曲時,只是反映台灣的時代悲情,並沒有為台灣人民寫國歌的情懷。


 


台灣翠青  激盪心靈共鳴


 


因此多年來海外同鄉一直在找尋一首有濃厚台灣味,可以普遍打動台灣人心靈,對台灣未來的願景充滿希望與期待,同時又兼具國際水準,能打動國際聽眾的心靈,與世界各國國歌並列而毫不遜色的一首台灣人的國歌。199563在美國北加州,這樣的一首「台灣人的民族史詩」般的作品終於誕生了,那就是蕭泰然的〈一九四七序曲〉。而此曲最後三分鐘的合唱曲〈台灣翠青〉( 鄭兒玉牧師 詞)是全曲的高潮,在世界首演時,舊金山灣區的百人合唱團唱出這首〈台灣翠青〉,彷彿祖國台灣壯麗的山河突然出現在我們眼前,一幅美麗的台灣共和國的國旗正從同鄉的心靈中冉冉上升;一個鳥語花香、自由民主、族群融洽的台灣理想國,終於在蕭泰然的音詩中出現。最後在指揮魏斯甘尼(Wes Kenney)強有力的指揮下,整個管弦樂團、合唱團女高音、鋼琴共同奮進,衝向光明的未來。首演結束時,全場聽眾同時爆發如雷的掌聲,所有來自台灣的聽眾,都不約而同產生內心的共鳴:「如果這首曲子是台灣的國歌多好!」


 


〈台灣翠青〉這首動人的合唱曲,不管是作曲的蕭泰然還是作詞的 鄭兒玉牧師 ,都是以創作未來台灣國歌的心情創作此曲,以下便是他們的創作背景:


 


1991年 鄭兒玉牧師 旅行到洛杉磯時,有一天晚上,《太平洋時報》創辦人吳西面夫婦招待鄭兒玉、蕭泰然、許丕龍、陳黃義敏牧師等人在一家日本餐廳吃飯。 席間蕭 教授回憶他1984年去看洛杉磯奧運時,感慨地說:「何時何日咱台灣選手,來此大會得金牌獎時,大會就唱咱的國歌,又升咱的國旗咧?」當時大家都靜默無語。後來吳西面先生建議由 鄭兒玉牧師 作詞、蕭泰然作曲,並鼓勵他們積極進行。


 


翌年(1992), 鄭兒玉牧師 完成初稿。在完成〈台灣翠青〉這首詩時,鄭牧師曾參考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與日本等國的國歌,經過十二次修改,才在199310月定稿。此詩在華府近郊舉行的1998年國際詩作比賽(International Poetry Contest),在全球千首詩中,被選為「評審出版人獎」(Editor’s Choice Award),評語為「此詩有世界觀」。並受典藏於1998年美國國家詩作圖書館(The National Library of Poetry)中。


 


這首詩的內容是:「太平洋西南海邊,美麗島台灣翠青。早前受外邦統治,建國今在出頭天。共和國憲法的基礎,四族群平等相協助;人類文化世界和平,國民向前貢獻才能。」


 


蕭泰然收到〈台灣翠青〉後,頗為感動,加上 林宗義 醫師(其父林茂生是二二八犧牲者)鼓勵蕭泰然說,1995年是甲午戰後一百年,如能寫出有關台灣歷史的作品應該很有意義。於是他以充滿歷史使命感的心情,開始創作這首〈一九四七序曲〉,這點與西貝流士創作〈芬蘭頌〉的心情是一樣的。但才寫了兩頁,蕭泰然就因為大動脈血管瘤破裂住進醫院開刀,生命垂危時,他祈求上帝務必讓他完成這項音樂使命。大病初癒後,繼續忍痛創作此曲,終於在19947月完成。


 


199563,此曲在北加州奧克蘭市喀爾文賽門斯劇院做歷史性的世界首演時,坐在我旁邊的美國聽眾,雖不知道台灣的歷史,但聽到這麼淒美的旋律,情不自禁掉下眼淚;而了解二二八事件的台灣鄉親則流下了「美感」與「歷史」的雙重淚水。這場首演,是我個人1970415在紐約林肯中心聆聽二十世紀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演奏〈白鳥之歌〉之後,最動人的一場音樂經驗。那次我被卡薩爾斯對他祖國加泰隆尼亞之愛所感動,這次我被蕭泰然對祖國台灣之愛所感動。


 


盼台灣翠青  變台灣國歌


 


蕭泰然的〈一九四七序曲〉創造了台灣的文化奇蹟。這是一首可與西方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及西貝流士的〈芬蘭頌〉相提並論的世界性作品,同時也道出了四百年來所有受壓迫台灣人的心聲。他把台灣民謠精緻化、國際化,但仍保存濃厚的台灣味。他用鄭兒玉的〈台灣翠青〉這首詩,寫成像西貝流士如聖樂般平靜的聖詠曲。我在交大、高醫大、淡大等校給學生播放〈芬蘭頌〉與〈台灣翠青〉時,絕大多數學生都說〈台灣翠青〉更能震撼他們的心靈。十九世紀末苦悶的芬蘭人都在唱俄國人寫的國歌,但自1899年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寫出來後,無形中變成芬蘭人的國歌。芬蘭不但獲得獨立,同時也變成世界第一流的國家。因此我們不但要消極的接受曹長青的建議「每個台灣人都應該拒絕唱中華民國國歌」,更應該積極唱這首台灣人的不朽史詩〈台灣翠青〉。希望有一天〈台灣翠青〉變成台灣的〈芬蘭頌〉,帶領台灣走向類似芬蘭的獨立自主的美好國度。(2006.07.30發表於《自由時報


 


1 則留言:

  1. 跟知音分享

    洪一峰之憾 金曲傳藝無大師?
    2010.06.28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690193.shtml


    這恐怕是聯合報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蕭老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