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二)》序文

世紀的典範,台灣的華彩


林衡哲


 

《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二)》詳細介紹,請點閱:



http://www.spwind.tw/books/book1_2_13.html




我在台大醫學院就讀時,曾編譯過《廿世紀代表性人物》,介紹三十六位各行各業世界級的代表性人物。那時廿世紀還沒走完,而且待在文化沙漠的台灣,還不曾出國見見外面的世界,主要的資訊來源是《文星》雜誌的封面人物,就大膽地在廖運範等友人的協助下,靠個人之力完成這本書的編譯。


 


現在廿世紀已經走完了,我也在美國的紐約與洛杉磯待了將近三十年,也遊歷過不少國家的文化聖地,個人的文化視野與人生經歷也比較具有世界性的視野,但是這本書如果重新再版,我會換的人物大概不會超過六位,表示我年輕時候對時代偉人的直覺還是蠻準的。


 


我同意老友廖運範的看法,醫學界的代表性人物威廉.歐斯勒(William Osler)貢獻比保羅.懷特(Paul Dudley White)更大。歐斯勒是美國臨床醫學之父,寫了第一本美國醫學教科書,而且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變成美國醫學界的龍頭。但四十年前我在編此書時,正是懷特的黃金時代,他是艾森豪總統的御醫,並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他鼓勵美國人少吃多運動,騎自行車並減少開車,以減少心臟病,一時之間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他的人文素養也很好,卻似乎沒有歐斯勒那麼博學。那時我對歐斯勒認識不深,手頭剛好有一篇介紹懷特的精彩文章,他就成了我廿世紀醫學界的代表性人物。


 


作曲家的代表性人物,那時我沒有選擇馬勒,而選擇史特拉汶斯基。但是一九八年代在洛杉磯,聆賞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和賽門·拉圖指揮洛杉磯愛樂,分別演出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後,才發現馬勒交響曲的深度與廣度,超越史特拉汶斯基的管弦樂作品;加上一九九九與二○○二年分別在柏林與慕尼黑,聆賞柏林愛樂與慕尼黑廣播交響樂團馬勒第八《千人》之後,我才認識到,他是西方繼貝多芬之後最傑出的交響曲作家,他也影響了俄國蕭士塔高維奇、英國的布萊頓、法國的梅湘以及廿世紀維也納十二音派的三巨頭:荀白克、魏本和貝爾格等人。因此如果《廿世紀代表性人物》有機會再版,我會以馬勒取代史特拉汶斯基。


 


我在一九六八年出國之後,才驚覺多彩多姿的台灣文化,以及為廿世紀台灣創造不少「精神奇蹟」的無數歷史人物。因此,一九八三年在洛杉磯創辦「台灣文庫」時,就動念想編著一部《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剛好我又擔任王桂榮創立的「台美基金會」人文獎評審委員,直接、間接地認識許多人文獎得主,包括江文也、楊逵、葉石濤、李喬、李淑德、謝里法、蕭泰然等人,他們都是由海外一群台灣菁英選出來的人物,也成為我第一部《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的主角。


 


受到一九九六年李遠哲〈返台工作一千零一夜〉演講的刺激,加上陳永興醫師的介紹,我終於在一九九七年底,應黃勝雄院長之邀,落葉歸根,返台在門諾醫院擔任小兒科主任之職。在花蓮四年中,最難忘的工作是在門諾醫院催生「台灣傑出人物文化講座系列」以及「台灣名家演奏系列」。在首冊《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中,活著的十三位人物,有九位曾來門諾醫院發表精彩的演講;同時我們也邀請林昭亮、蘇顯達、葉綠娜、陳泰成、辛幸純、楊文信、簡畢青等台灣傑出音樂家來門諾演出,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此外,我也有機會在東華大學和慈濟大學,講授「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的課程,發現當今大學生對台灣歷史人物的了解非常缺乏,即使政黨輪替後快七年的現在,這種現象仍然存在。


 


出國之前,我是台灣文化的文盲,對台灣的歷史人物也所知甚少,但對世界各國的文化界豪傑之士所知甚詳。在我催生「新潮文庫」的時代,我至少介紹一百多位以上的西方文化界人士給台灣的讀者認識。加上二○○○年起,透過同窗謝博生的介紹,我也有機會在母校台大醫學院講授「醫學與人文」,發現我的後輩也跟三十多年前的我差不多,對蔣渭水、賴和、杜聰明這些傑出校友所知甚少。


 


經過十多年的孕育,二○○一年五月四日,《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一)》在誠品敦南店誕生了。新書發表會由謝志偉教授主持,他說此書是「二十世紀台灣文化史的縮影」,接著二位寫序的作者陳永興醫師與李筱峰教授也發表了精彩的介紹;加上望春風出版社催生的「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系列講座」由李遠哲壓軸,講完後,他也幫忙給讀者簽名,因此一時洛陽紙貴,算是一次成功的新書發表會。


 


此書出版後,我在各大學所開的「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課程終於有了一本教科書。修完這門課,我的學生就不再像我當年那樣是台灣文化文盲,而以身為台灣人感到驕傲。廿世紀的台灣確實產生不少一流的傑出人物,但他們大部分都是默默耕耘的典型,很少有機會在媒體與教科書上出現,因此一般大學生對書中選輯的這二十位人物,大概只認得五、六位。這種情形絕不可能在瑞士發生,因為他們的文化代表性人物,都印在鈔票上,天天與他們見面。


 


此書出版後,當然也引起一些批判,例如沒有原住民的代表人物。事實上,很多台灣人或多或少都有原住民的血統:高俊明牧師的祖母就是平埔族的原住民,而彭明敏教授、李筱峰教授也都有西拉雅族的血統。但為彌補此一缺憾,我在這本《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二)》特別選了最勇敢的抗暴烈士、「霧社事件」的領導者莫那魯道,他是賽德克人,他對台灣的愛絕不下於任何族群,因為他的祖先在這塊土地已經定居了數千年之久。透過蔣渭水的電報、賴和的史詩,「霧社事件」不但引起國際的重視,也成為台灣史永恆的壯闊史詩;這些抗日志士為了台灣而奉獻生命,永遠值得所有台灣人懷念。


 


第一集出版後,有一位詩人老友,憤憤不平地批評:「這本書連一個外省人都沒有,你是在撕裂族群!」其實在我的心目中,已沒有本省人和外省人之分,只有認同台灣的台灣人,與認同中國的中國人之分;在我的心目中,張忠棟、廖中山、陳師孟、謝志偉、鄭南榕、金恆煒等人都是認同台灣的台灣人,反而是出生中國西安、要﹁連共制台」的連戰,雖然祖先是台灣人,他卻說自己是「純種的中國人」。蔣渭水說:「感謝神明,讓我做台灣人。」連戰在美國說:「感謝上帝,讓我做純種的中國人。」這種主觀上認同的錯亂,使他失去做台灣總統的機會。


 


殷海光雖然生在中國,但是他認同自由民主的價值,也是一位保衛台灣思想自由的鬥士,更是台灣自由思想的播種者;他在這方面的貢獻,超越絕大多數的台灣學者。從他的遺言「希望死後能在台灣東部海岸,面向太平洋立一座大石碑,上刻『自由思想者殷海光之墓』,而屍體化成灰,將灑在浩瀚的太平洋」來看,晚年的殷海光與張忠棟一樣,都認同台灣這塊土地,都不想回歸中國。


 


成長於宜蘭的鄭南榕,雖然父親來自中國福州,他卻是台灣命運的守護者。他與陳永興、李勝雄共同推動「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活動,突破長達四十年的歷史禁忌,解開了省籍情結,他是促成台灣族群和平的最大功臣。一九八七年鄭南榕首度在公開場合提出台灣獨立的主張,在當時是石破天驚之舉,創下歷史紀錄。一九八九年,這位行動思想家為了言論自由,以自焚來喚醒台灣人民。他生前的最後理想是﹁文化救贖」,以文化的提升來拯救台灣人的心靈;如果他還活著,相信他會創辦一本以文化為主的雜誌。


 


不少人質疑,為什麼《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一)》沒有台灣自由主義先知的彭明敏,反而有他的學生李鴻禧?主要的原因是雖然彭明敏的《自由的滋味》曾經震撼我們那一代的心靈,但當時我找不到一篇有關彭教授的精彩傳述;直到二○○一年,他在誠品敦南店主講〈自由的滋味〉,娓娓道來他一生追求自由民主的心路歷程,並強調國家認同的重要性,這是我聽過彭明敏最精彩的一場演講,現在整理出來,與讀者分享他的智慧之言。更期待有一天,《自由的滋味》有機會搬上銀幕,以電影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民主自由的珍貴。


 


經濟學家張漢裕、史學家曹永和、理論科學家林聖賢,雖然社會大眾對他們三位頗為陌生,但在他們本行的領域裡,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張漢裕是第一位台灣人獲東京帝大經濟學博士,是矢內原忠雄的得意門生;一九四六年返國後,任教台大、淡江等校長達半世紀,桃李滿天下,是學生心目中的一代名師;三十年來推動台灣經濟的決策者,差不多都是他的及門弟子,受到他的學術薰陶。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說,他播下「台灣經濟奇蹟」的種子。


 


曹永和是學術界的傳奇人物,也是台灣史的活字典。他是中研院士中,除了錢穆之外,唯一靠刻苦自學而沒有讀過大學者;他對台灣史的全面了解與掌握,則沒有任何一位院士能勝過他。他通曉十種語言,從台大圖書館職員,做到台大榮譽教授,並且是國際知名的台灣史權威。他最大的貢獻是率先提出「台灣島史觀」,建立超越既往的獨特史觀:以時間為座標,以生息於台灣的人民為主體。從史前時代一直到現代,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時期來到台灣,他們在台灣所創造的歷史都是台灣史。


 


雖然林聖賢教授享譽國際,被公認是諾貝爾級的大學者,也得過台美基金會科技獎,但我是透過李遠哲的介紹,才認識這位純樸的理論科學家代表人物。他跟李遠哲一樣,先讀台大化工系,再轉唸台大化學系。他出國後,二年內就拿到博士學位,在亞利桑納州立大學任教三十多年,然後放棄美國的一切,一九九三年返鄉接替已故的張昭鼎任中研院原分所長。在他的領導下,原分所在國際科學界居世界領先地位。


 


日治時代有二位歷史人物,對台灣的貢獻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一位是雕刻大師黃土水,一位是工程師八田與一。黃土水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受西洋美術洗禮的雕刻家,在日本藝術界的地位,就如江文也在日本音樂界的地位。他也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藝術家,成為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李石樵等人追隨的偶像。雖然卅六歲便英年早逝,但他的遺作《釋迦出山》、《水牛群像》、《甘露水》、《山童吹笛》等都是台灣雕刻史的經典之作;尤其是他對台灣藝術主體性的追尋,回歸鄉土田園,成為他對台灣永恆的禮讚。我們也感激謝里法的大作讓黃土水復活。


 


八田與一雖是日本人,卻是一位擁有世界公民胸懷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台灣史上卓越夢想的實踐者之一。他以十年的黃金歲月,興建當時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烏山頭水庫,不但嘉惠嘉南平原,成為台灣的魚米之鄉;同時還引進三年輪作制,對農業經濟發展居功厥偉;而台灣人也永恆地懷念這對日本夫婦,戰後所有日本人的雕像都被摧毀,只有八田與一的銅像被保留下來。而這位日本工程師對台灣的傑出貢獻,似乎還沒有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灣工程師能夠超越;尤其是八田與一夫人外代樹,寧願身殉台灣,與先生做比翼鳥,也不願回祖國日本,這種對台灣的愛令人動容。


 


誠如廖運範所說,在哲學、文學與音樂三大精神情人中,音樂是我的最愛,因此這部書有五位音樂家入選:民謠作曲家鄧雨賢、指揮家呂紹嘉、大提琴家楊文信、鋼琴家黃海倫以及女高音陳麗嬋。在近代台灣最重要的音樂家中,鄧雨賢、呂紹嘉和黃海倫都是客家人,加上前冊的江文也、林昭亮也都有客家血統,可惜一般的客家人都不知道他們有這麼傑出的音樂家。


 


鄧雨賢可以說是台灣人的舒伯特,他的生命短暫,但作品永恆而動人,他在台灣音樂史的地位,猶如福斯特在美國音樂史、約翰·史特勞斯在奧國音樂史的地位。台灣民謠雖然有強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也最能被國際人士接受與欣賞。因此,當加拿大溫哥華的交響樂團演出蕭泰然改編的〈望春風〉時,確實讓台下的台、加聽眾感動得落淚。鄧雨賢作品凝聚了台灣人民的心聲,也是台灣文化的光輝象徵,以及近代台灣人所創造的最寶貴文化資產之一。


 


蜚聲國際的指揮家呂紹嘉與小提琴家林昭亮,都是「新竹之子」,兩人都是一九六年生,兩人的父母雖不是音樂家,卻都是古典音樂迷。林昭亮的啟蒙老師是李淑德,呂紹嘉則是陳秋盛。雖然他們兩人長年旅居國外,活躍國際樂壇,但在他們心目中,他們是永恆的台灣人,台灣是他們永遠的故鄉,而且從未忘記祖國台灣樂壇的發展,可以說是「身在異域,心繫祖國」的典型。目前他們都是國際樂壇的寵兒,台灣人的光輝象徵,希望也有一天,他們能合作,共創台灣的文化奇蹟。


 


○○一年呂紹嘉擔任德國漢諾威歌劇院音樂總監,在短短一個樂季中,就將該院的音樂水準提升到令人刮目相看的地位,多位知名樂評家將它評為「年度最佳歌劇院」。日本小澤征爾、印度梅塔、韓國的鄭明勳和台灣的呂紹嘉,可以說是近年西方樂壇所產生最傑出的東方指揮家。期盼呂紹嘉把台灣作曲家與台灣演奏家多多介紹給歐洲樂壇,並有機會返台出任NSO的首席客座指揮,則是台灣的樂壇之幸。


 


楊文信是「台灣之子」,黃海倫是「台灣之女」,分別出生在瑞士和日本。也許是兩人的父母都熱愛台灣,因此他們雖然出生在國外,但都認同台灣是他們的精神祖國;他們都很喜歡返台演出,而且在台灣演出時,特別賣力而感人。


 


楊文信的實力與馬友友相伯仲。二○○二年,我邀請楊文信回到他的精神故鄉台南演出時,不少聽眾在他演奏台灣民謠︿白鷺鷥﹀時感動落淚。顯然楊文信在演出此曲時,讓聽眾感受到他對台灣的鄉土之愛。


 


楊文信廿四歲便擔任名列歐洲五大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廿六歲獲國際大賽首獎,自此揚名國際樂壇,經常受邀到世界著名音樂廳演出,並與指揮大師馬澤爾、戴維斯、索爾等人合作。歐洲一位名評論家說:「技巧與表情俱佳的楊文信,以實力證明自己儼然已成為大提琴泰斗︱羅斯托波維奇的接班人。」目前他已灌了二十多張 CD,非常精彩,可惜台灣與美國都買不到。他曾返台世界首演潘皇龍的大提琴協奏曲,可見他對台灣作曲家的關懷。楊文信的演奏清晰自然,他的琴音來自心靈深處,因此他的音樂能滲透到您的靈魂深處。


 


黃海倫一九八二年生於東京,兩歲時隨父母移居美東,五歲開始學鋼琴,半年後便獲得華裔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三名;七歲與費城交響樂團同台演出,十歲在大師馬舒指揮下,與紐約愛樂在林肯中心公演,轟動大紐約,從此小海倫變成馬舒的音樂寵兒,正如慕特之於指揮大師卡拉揚。十三歲獲得 Avery Fisher 演奏生涯獎(馬友友在十八歲才得此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十四歲與柏林愛樂一起演出,她與德國總理夫婦的合照變成德國的頭條新聞。她在十一歲時,就被馬友友、林昭亮等大師級演奏家所屬的經紀公司ICM網羅,她在日本與韓國都有「海倫樂迷會」做後援。她從茱麗亞音樂院畢業,是名師卡普林斯基最得意的門生。她已發行三張獲得樂壇好評的專輯,並被美國樂評家譽為「演奏風格有如大師魯賓斯坦一樣自然」。黃海倫以身為台灣人自豪,我們也以擁有這位台灣之女而自豪。


 


去年韓國花腔女高音周淑美來台演唱時,碰到一位樂友。當我告訴她,我將以陳麗嬋作為廿世紀台灣女高音的代表性人物時,她警告我說:「您一定會被很多人罵。」因此我特別徵詢曾道雄、馬水龍、金希文和蕭泰然等音樂專家,他們都同意我的選擇。也許台灣還有一些像周淑美這麼優秀的女高音,可惜我還沒聽到,至少陳麗嬋是我目前為止所聽過最感人的抒情女高音;尤其是她在唱台灣民謠時,幾乎像瑪麗亞·安德遜唱黑人靈歌那麼令人感動。


 


受恩師曾道雄的調教,陳麗嬋在師大時代,就打下穩固的基礎。一九八二赴美進修,就讀曼哈頓音樂院時,不斷在歌劇中擔任要職,並獲名聲樂家 Birgit Nilsson 的指導。畢業後,馬上考入美國著名的舊金山劇院,曾與世界著名的 Kiri Te KanawaSamuel Remy 等同台演出,一九八九成為德國 Kaiserslautern Pfalz theater 駐院女高音,六年間唱了三十多部西洋歌劇。她也經常返台擔任華人作曲家的歌劇首演,二○○○年,與蕭泰然合作出版蕭泰然的《台灣藝術歌曲》和《聖樂歌曲》雙 CD,由蕭泰然親自伴奏,成為台灣音樂史上經典名盤。目前她任教於美國新澤西州的 Rutgers University


 


我選廿世紀代表性人物,不管是世界或台灣,從未思考過他們的原籍或省籍,主要以他在本行的成就為標準。短篇小說家黃春明和人道主義者陳五福醫師,剛好是我的宜蘭鄉親,而且又是熟朋友。為了客觀起見,我徵詢了二十位作家、文評家及文學欣賞家,結果不少作家推薦鄭清文,但文評家及欣賞家都較偏愛黃春明。也許鄭清文的風格比較接近福克納,黃春明比較接近海明威;前者以小說技巧取勝,後者以人生經驗取勝,各有特色。


 


我出國之前,唯一看過的台灣小說家的作品,便是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當時有點輕視它。出國之後,閱讀中國作家禁書,如巴金、茅盾、老舍、魯迅、沈從文等人的作品,或許是鄉土的呼喚及思鄉的情懷,這才發現黃春明的小說比他們的作品更有親切感與溫暖感;他對故鄉宜蘭的小人物,充滿溫暖的同情心,這點是魯迅《阿Q正傳》所不及的地方。所以我非常感激剛到美國時,對台灣文學認知的第一步,是從黃春明的小說開始。


 


一九九八年開始,我在門諾醫院催生廿世紀台灣傑出人物的系列講座,第一年就請黃春明來助陣,講題是「文學與人生」,感動所有在場的觀眾。其中有位老友說,這是他一生聽過最好的演講。本書即收錄這次演講內容,與讀者分享他的肺腑之言。


 


《廿世紀代表性人物》中,我選史懷哲做人道主義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我編此書時,很自然就會想到以陳五福醫師做台灣人道主義的代表,因為陳醫師曾與史懷哲通過信,深受史氏「尊重生命」與「人道主義」精神的影響,因此他才成立「台灣史懷哲協會」,並在宜蘭成立台灣第一所盲人學校,造福無數盲人。期待有一天,我們的教科書能把陳五福的故事寫進去,讓台灣社會普遍建立「尊重生命」與「人道精神」的風氣。  


我與林俊義雖然很少有機會見面,卻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精神知己。他曾說:「我覺得我的人生很幸運,很少人有這種機會,讀外文再來讀科學,我有這樣的機會覺得很感恩。」我也是先讀外文,再讀醫學,因此充分瞭解他的感恩之心。他出國時,曾下決心對台灣永不再見;但三年的非洲生活體驗,使他產生強烈的使命感,逼使他要回台灣服務。一九七五年返國之後,在任教東海大學時,先知式地發表不少有關台灣環保與生態政策的文章。我覺得他的文章,充滿對這塊土地之愛,而產生內心的共鳴,因此他每次投入選戰,我也一定返台為他助選。  


 


他一生最幸運的是,有機會在阿扁做台北市長時,任環保局長,讓他學以致用,實現理想,改善台北的空氣污染。目前他在倫敦做駐英代表,展現他的外交長才。


 


這十七位世紀人物的努力與奉獻,為台灣開創一個充滿動力的時代。他們在不同的領域裡,不斷用生命在寫台灣文化的傳承歷史。他們都有豐富的人文精神,雖各有獨特的成長背景和心路歷程,但專一熱烈的奉獻精神及廣博深厚的文化教養,則是他們共同的特徵。在近百年來台灣歷史的巨大變動中,他們找到了創造新文化的動力,為廿一世紀的「台灣文化奇蹟」做奠基的工作。


 


此書之編成,非我個人之力,而是徵詢無數專家的結果。感謝很多作者讓我們轉載他們的文章,更感激好友廖運範、吳念真精彩的序文與李遠哲的推薦。一九九七年回國之後,介紹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給青年學生與社會大眾,變成我生命的重心;目前我在台大醫科、淡江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所開的課,便是以介紹這些「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為主。


 


最後希望接觸此書的讀者,能多少感染這些代表性人物的理想主義與人道主義,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一己的力量,努力把台灣建設成充滿發展機會的自由民主開放社會,早日讓台灣成為東方瑞士與人間樂土。就個人而言,則不被世俗的名利或學位所侷限,思考人生成就的無限可能,探索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唯有生命力的高度綻放,才能成就一流國家的一流公民,進而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使廿一世紀成為台灣人文主義再生的世紀。


 


我花了六年時間,才完成此書的編著。其中寫的最辛苦的是〈八田與一〉。特別感激《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前衛出版)的作者古川勝三先生、譯者陳榮周先生豐富的原始資料,我才能完成這一部短篇的傳記力作。希望下一集能在三年內完成,但願此書能引領台灣人的心靈向上提升,更期待看完此書,會使您以做台灣人為榮,更加認同與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當所有台灣人民都強烈認同台灣時,一個和平、繁榮、民主的文化黃金時代必然會來臨。







1 則留言:

  1. 林教授你好,我是林慶旺,住美國加州爾灣市,幾年前見過面,你還有印象嗎?不知怎麼聯繫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