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聆「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清唱劇世界首演有感

「時間」:2014年5月6日
「地點」:國家音樂廳
「主辦單位」: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愛樂合唱團
「節目」:清唱劇「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世界首演)石青如作曲  
                                                                                    江自得作詞
「演出者」: 指揮:邱君強
                    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合唱指導:古育仲
                    朗讀:簡志忠
                    製作人:蔣理容



歷史與美感的雙重心靈饗宴

        今天國家音樂廳彌漫著,台灣文藝復興的氣氛,因為8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4年5月6日,有80多位台灣作家齊聚在台中小西園餐廳,成立台灣文藝聯盟,創刊日治時代水準最高的
文學雜誌:台灣文藝,是台灣文化史上,台灣作家最團結的時刻,今天音樂會也是台灣作家雲集,江自得、吳念真、林瑞明、李敏勇等都來,除外作曲大師馬水龍和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出席了這場盛會,而音樂會主題又是,第一位在日治時代,創立「台灣文化協會」,促成台灣智識份子大團結,鼓吹與西方文藝復興接軌的台灣先知先覺者蔣渭水,而這首清唱劇的詩詞創作者江自得,本身也是一位醫生,在「史詩」的創作上,他可以說是台灣近代文學之父賴和的接班人,1930年人道主義醫生賴和,曽為悲壯的「霧社事件」寫出不朽的「南國哀歌」,江自得醫生在2005年讀到蔣渭水1923年因「治警事件」入獄時,創作的「入獄日記」,深受感動,而寫出長詩:「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2007年初春,蔣理容女士把這首詩介紹給作曲家石青如時,引起了她心靈的雙重震撼,不但江自得的詩感動她,蔣渭水這位文化先知的事蹟,更是感動了她,經過六年的內心蕴釀,終於在2013年完成了這首將近一小時的感人的清唱劇。製作人蔣理容經2年的苦心安排,終於在2014年5月6日這個歷史性的日子,舉行此曲的世界首演,讓全場聼眾浸沈在歷史與美感的雙重心靈饗宴。

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蒙難日記

    台灣民主議會之父林獻堂,在1921年發起「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當時正在台北大稻埕開業的蔣渭水,認為這是「台灣人唯一無二的活路」,因此參加了1923年二月第三次上東京的請願運動,並且與林呈祿、蔡培火等同志在二月二十一日,在東京台灣雜誌社舉行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立大會。日治總督府起初並未干涉,但十個月後的1923年12月16日,忽然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的規定為理由,對同盟會的會員發動全島性大檢舉,結果有99人當時台灣最優秀的智識份子被拘押或搜索及傳訊,因而造成轟動一時的「治警事件」。在所有被判刑的同志中,以蔣渭水刑期最重,但心靈的收穫及文學的創作方面的收穫也最大,第一次「治警事件」發生時,他被拘留在台北監獄64天,他完成了將近1萬8仠字的「獄中日記」,發表在1923年4月15日在東京創刊的「台灣民報」,(台灣總經銷設在蔣渭水的大安醫院);第二次是「治警事件」判刑後,又被関了80天,他又創作了五千字的「獄中隨筆」,這二部作品都是台灣「監獄文學」的不朽之作。在144天的牢獄生活中,他飽讀二百多本書,比讀五年醫校的收穫還大,他説:「在醫學校時,曾要退學去內地,留學早稻田大學政治科,但是這回入獄,讀破一部政治經濟科講義,飽充平生的願望,有如去入早大一般,而今己畢業早大了。」總之,出獄後的蔣渭水學問突飛猛進,變成百科全書派,對任何問題都能侃侃而談的講古仙。

醫生詩人江自得創作的心路歷程

   現年65歲的醫生詩人江自得,在年輕時代就參加高醫著名的「阿米巴社」,曾任「笠詩社」社長,並在台中榮總任胸腔內科主任21年,他以日治時代醫界先輩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等為學習典範,為了奉獻更多時間給文學的創作,他在2003年提早退休,2005年5月他創作了他一生的傑作:「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蔣渭水的「入獄日記」透露出一位懷抱政治憧憬的理想主義者,在挾隘的牢房中,不經意發出的喟嘆、憂慮、苦悶,以及無法掩飾的脆弱情緒。而江自得以同為醫師的胸懷,彷彿化身為蔣渭水,把他1萬8仠字的「入獄日記」濃縮為15首「十四行詩」,以詩的型式昇華了蔣渭水在獄中哀傷與鬱悶的心,留下永恆的人道之光。

作曲家石青如創作告白

   作曲家石青如在2007年初春,第一次閱讀江自得這15首十四行詩時,覺得詩的呈現很美,她説:「詩人不以控訴的悲情來記述歷史,他用溫和寬廣的眼光凝視疼痛,在字句裡沉靜省思,當我讀著詩的時候,心默默振盪著。寫詩入樂的想法,便從這無聲的振盪開始。」作曲家又説:「這15首詩作,每一首都有情緒與性格,我盡可能使音樂部分與詩文緊密融合,讓詩與樂相互烘托而不是各説各話,這是我創作此曲時的核心理念。
    正如「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會」,過去曽邀請蕭泰然創作三首不朽的協奏曲,「蔣渭水文化基金會」,過去也曾邀請石青如創作鋼琴三重奏(跨界交響--生命的頌歌)(2008年),以及鋼琴/小提琴雙協奏曲(破曉--大稻埕的天光)(2010年),今晚演出的清唱劇「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算是規模最大的一首基金會的委托創作。

「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世界首演

    音樂會在八點鐘準時開始,全場聼眾充滿熱烈的期待,他們不僅希望聼到作曲家石青如的音樂,也想聼到江自得的詩音以及蔣渭水的心聲,指揮邱君強是目前國內最喜愛演出台灣作曲家作品的先知先覺者,過去我聼過他演出過馬水龍、蕭泰然和郭芝苑等台灣作曲家的作品,都深得我心,今天他指揮120位台北愛樂合唱團和80位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一起合作世界首演石青如的清唱劇「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確實讓聼眾走進那一段歴史時空,充分感受到江自得詩中淡淡的哀愁,並陶醉在石青如優美的創作旋律中,邱君強駕輕就熟的地把這部劇力萬鈞的清唱劇,很感人地呈現出來,成功地完成他首演這首傑作的歷史使命。台北愛樂合唱團經常與NSO合作演出馬勒、貝多芬、巴赫等世界名曲,此次難得演出國人自己的清唱劇,感情特別投入,加上受到蔣渭水一代文化巨人的生命故事的感動,這是我聼過他們最感人的一次演出,擔任朗讀的簡志忠先生非常嚴肅而認真,肯定下了不少工夫,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在邱君強指揮棒下,演出可圈可點,非常稱職。作曲家石青如確實做到把「詩」與「樂」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 ,因此有全曲一氣呵成的感覺,她的作曲路線不是走Edgard Varese(法國現代作曲家周文中師父)、周文中、譚盾的現代樂派,而是走蕭泰然、馬水龍的浪漫抒情的貼近聼眾心靈的路線,因此聼眾不必擔心聼不懂石青如的音樂。事實上,石青如把江自得詩中,刻畫在殖民體制下,台灣智識份子遭囚禁的心情,流露對家國的憂慮,與對自由的渴望,都透過她的音樂,與那些反抗外在世界不公不義的廣大聼眾產生心靈的共鳴,總之,這是一場成功而感人的女作曲家的世界首演,也是台灣當代文學、音樂與歷史完美結合的一次呈現,相信這首音樂將會流傳下去。
   音樂會結束之後,碰到文化界的許多朋友,包括江自得醫生和蔣渭水的後輩,和不少台北醫學大學的學生,大家共同的感覺是:「蔣渭水新文化運動的精神」,今天在國家音樂廳復活了。(林衡哲完稿于淡水海揚社區2014年5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