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聆「金希文樂展」有感

聆「金希文樂展」有感



 


林衡哲 


 


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台灣在各方面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念醫學院的六十年代,七年中大概只聽到三場國際級的音樂會:波士頓交響樂團、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和鋼琴大師魯道夫‧塞金的演出,而且當時台灣尚未產生國際水準的演奏家與作曲家;但是現在的台灣樂壇,已經快要進入百花齊放的境界,在過去一個月之間,不但名列歐洲十大的三個交響樂團: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德勒斯坦交響樂團以及俄國最優秀的聖彼得堡交響樂團,先後來到台灣演出馬勒、貝多芬、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蕭斯塔可維契等人的作品,讓愛樂者大呼過癮,更可貴的是台灣土生土產的二位國際級小提琴家林昭亮和胡乃元也先後率領一些年輕新秀返回祖國演出,當年李淑德播下的種子,如今業已開花結果,以上這五場音樂會我都親臨赴會,留下了心靈享受的人生記錄。但是最讓人心靈悸動的一場音樂會,卻是林義雄催生的「金希文樂展」。金希文是一位用熱愛土地的情感為台灣譜曲的享譽國際的台灣作曲家,林昭亮經常在國際樂壇演出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當所有的藍綠天王都在拼政治之際,唯獨林義雄在拼文化,而且推出一場國際水準的音樂會,可惜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不在場,否則他會對台灣的政治人物重新燃起希望。


 


這場「金希文之夜」是林義雄催生的慈林教育基金會和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共同主辦,時間是二00六年十二月三日,由大山平一郎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出,節目中有二首是世界首演:「大提琴協奏曲第一號」和金希文根據馬偕的一生所寫的歌劇《台灣遙寄》序曲,另外一首為紀念二二八五十週年而寫的第三交響曲(台灣)是台灣首演,還有一首是他一九九四年的作品《夸父逐日》。


 


金希文在一九五七年出生雲林斗六,初一時代就跟鋼琴家的父親,到日本武藏野音大跟教授習鋼琴。大學在南加州的Biola大學獲得鋼琴及作曲雙學位,最後到美東著名的伊士曼音樂學院獲作曲博士,並副修指揮。他的恩師是美國現代著名的作曲家Christopher Rouse(他的大提琴協奏曲與小提琴協奏曲分別由馬友友與林昭亮做世界首演)。


 


他返台後,曾先後任教於東海大學與東吳大學,目前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他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擔任音契合唱管弦樂團的指揮,並在一九九六年開始擔任該團音樂總監。


 


我初遇金希文與他的作品,是在溫哥華交響樂團一九九四年首演他的「夸父逐日」,雖然只是短短十分鐘的作品,馬上讓我意識到,他是擁有世界水準的技巧的作曲家,比較缺憾的是缺乏優美的旋律與台灣味,音樂會後,與他聊天才知道,他從小出國,最近才返台,因此對台灣的歷史與人文瞭解不深,他說最近看有關猶太人大屠殺的電影「辛德勒名單」頗為感動,主題曲也很美,我告訴他我們台灣也發生過「二二八大屠殺」,可惜沒有人為此寫出交響曲,不久我把「Formosa Betrayed」和「Taste of Freedom」寄去台灣給他,一個月後他傳真給我說:「我想向東海大學請假一年,專心為二二八五十週年寫出一首交響曲,您們Taiwanese United Fund.有無可能給我一個獎助金?」當年因我已經不是TUF的會長,但是我把此事轉告陳慧中女士,他告訴金希文,只要他能完成此曲,她一定請加拿大著名的溫哥華交響樂團首演此曲,皇天不負苦心人,金希文果然在一年之內完成台灣音樂史上,第一首為「二二八事件」而寫的交響曲:「台灣」,雖然蕭泰然在一九九四年完成一九四七年序曲,但此曲是描寫台灣四百年的歷史,二二八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不像金希文全曲都在描述二二八的恐怖歷史情境,雖然他從未經歷過二二八,但他用音樂反映了這一幕台灣的歷史悲劇,非常的逼真恐怖,一九九六年四月廿八日在密契爾指揮下,由溫哥華交響樂團做世界首演時,林昭亮因同場演出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他也聽到金希文此曲後,他心靈為之震撼,馬上意識到金希文是世界級的作曲家,因此這十年來林昭亮不斷在世界各地演出金希文的作品。


 


一九九七年我們曾邀請大山平一郎指揮他的亞美交響樂團,在南加州美國首演金希文的第三交響曲(台灣)時,美國洛杉磯時報樂評家Timothy Mangan評論道:「作曲家在現代西方大型管弦樂戲劇性的表現手法上,是位有自信的大師。」而台、美、日聽眾也難忘地感受了金希文的震撼教育。


 


今天大山平一郎再度來台,在台灣首演這首第三交響曲(台灣)可謂駕輕就熟,更見功力,而NSO的表現,也不比國際的樂團差,尤其是演奏第二樂章「黑夜」中的主題曲:「雨夜花」時,樂團間歇的咆哮著,時而痛苦的呻吟著,在雨夜花淒美的旋律聲中,表達了上一代台灣人在二二八受難時,共同的民族心聲的表露上,NSO的表現可圈可點,金希文的台灣味終於出來了。


 


今天的重頭戲是:金希文大提琴協奏曲第一號的世界首演,這是台灣音樂史上,繼蕭泰然、潘皇龍之後第三首大提琴協奏曲,今天的獨奏者范雅志,曾在一九九五年與聖地牙哥交響樂團美國首演蕭泰然大提琴協奏曲,相當成功;他曾多次演奏金希文的作品,加上這首曲子是金希文為范雅志量身定做,因此范雅志可以說是把這首曲子發揮得淋漓盡致,全取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困惑的」,第二樂章「鏡裡夢」,第三樂章「巨痛之後」,這是金希文反映目前台灣社會亂象之作,但像馬勒一樣,他追求的是心靈上永恆的價值觀。大山平一郎與范雅志都是金希文的知音,加上NSO的水準,此曲雖然是世界首演,而且是利用現代的作曲手法,仍然獲得聽眾熱烈的迴響,顯然這場首演是成功的。


 


另一首世界首演是金希文二00四年完成的「寂寞的戰士」,這是他尚未演出的歌劇「台灣遙祭」的序曲,這部歌劇描寫的是認同台灣,在台灣的偉大傳教士馬偕的一生底故事,這是金希文接受前任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委託之作。此取描寫「寂寞的戰士」,心靈中掙扎的畫面,有扭曲、有難堪、有落寞,面對起伏劇烈的處境,這位來自異鄉卻認同台灣的勇敢戰士,堅毅地迎接所有挑戰。他給台灣帶來的影響,即使百年後的今天,仍然不朽地存在。事實上,這首「寂寞的戰士」也是作曲家本人內心的寫照,他也想為台灣留下永恆的藝術作品。我們期待這部歌劇「台灣遙寄」能早日世界首演。


 


這場音樂會最令人驚豔的是安可曲,這是金希文寫給他太太十週年結婚紀念禮物:「愛之頌」,如果說西洋音樂史上,最傑出的音樂情書是馬勒第五的第四樂章,那麼金希文這首旋律非常優美動人之作,可能是台灣音樂史上最傑出動人的音樂情書,我在一九九四年曾勸他寫出:「有台灣味的優美旋律」之作,他這首「愛之頌」終於讓我美夢成真,我也像吳念真一樣地感動得幾乎落淚,金希文這位幸福的音樂家,不愧是二十一世紀台灣人的馬勒,我們期待他寫出更多感人的作品,在金希文的音樂中,充滿了「慈悲、希望與愛」,無形中與慈林基金會的宗旨不謀而合,期待他們每年都能共同合作,一起推動台灣人的文藝復興運動。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於台北淡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