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馬勒第一交響曲「巨人」評析

 


馬勒第一交響曲「巨人」評析


 


 


馬勒的作品只有兩大類:音樂形式裡最大的交響樂,與最小的藝術歌曲,把交響曲與藝術歌曲做完美的融合,是馬勒音樂的特色之一,難怪他的好友指揮家Willem Mengelberg說過:「馬勒交響樂的核心是民歌。」他的交響樂裡有歌,他的歌裡很多有交響樂伴奏,而他的第一交響曲便是這方面的典範之作。


 


一八八八年三月二十八歲的馬勒寫信給年輕時代的摯友Dr. Friedrich Löhr說:「我的第一交響曲終於完成了,大家對這首作品很多方面會感到驚奇,它的形成連我自己都無法抗拒,就如同山洪從我身上爆發一般,所有在我內心的水閘一瞬間都全部打開來了。」接著馬勒又說:「我這首交響曲,將是人類聞所未聞之作!內涵與形式的原創性皆言語難以形容!」


 


一八八四年,馬勒在卡塞爾任宮廷樂長時,開始創作此曲,在一八八八年在萊比錫完成, 一八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馬勒在布達佩斯親自指揮首演,起初是以五個樂章的「交響詩」型式呈現,並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青春歲月(年輕、成熟與苦惱等),包括第一樂章:無盡的春天(描寫黎明日出,山河大地復甦的情景),和第二樂章:花之歌。第二部:人間喜劇,包括第三樂章:鼓風的布帆,第四樂章:觸礁,第五樂章:從地獄到天國。


 


一八九二年在漢堡演出時,己經變成了四個樂章的交響曲(取消第二樂章的花之歌),並把此交響曲的標題改為「巨人」,同時他也把先前的詳細的文學性的樂曲解說,全部拿掉,以便增加聽者的想像空間,這點是馬勒與理察‧史特勞斯的交響詩的最大不同點。


 


第一交響曲之所以命名「巨人」(Titan)主要原因是在創作此曲時,馬勒正好被Jean Paul Richter的小說《巨人》所迷,也許馬勒希望他的第一交響曲,能像《巨人》這部小說,那麼流行與轟動,因此就以「巨人」為標題,事實上馬勒的第一交響曲,是二段失戀經驗的綜合結晶,他創作此曲的心情頗似歌德之創作《少年維特的煩惱》,他想以創作忘掉失戀之苦,讓人生重新出發,但就西洋音樂史而言,馬勒確實是一位貝多芬之後再創交響曲高潮的音樂巨人,而他的第一交響曲,不啻是宣告一位交響曲巨人的誕生。


 


音樂學者Paul Stefan說:「馬勒的知音Mengelberg發現馬勒的第一是如此完美的獨創性作品,他推測可能不是馬勒真正的第一,果然後來他在馬勒萊比錫時代的情人,也就是音樂大師韋伯的孫媳婦韋伯男爵夫人的檔案上,發現了四首馬勒年輕時代的交響曲習作,結果Mengelberg和作曲家好友Max von Schilling二人發現這些寶貝後,在鋼琴上彈這些交響曲直至清晨六點。可惜這些作品在二次大戰時英軍轟炸德萊斯登時被炸毁了。」


 


馬勒這首二十八歲完成的作品,最大的特色是把他自己的聲樂組曲的素材應用在他的交響曲上,一八八三年,馬勒與女高Johanna Richter熱戀,失戀後他創作了四首「流浪年輕旅人之歌」,馬勒把此曲的第二首「當走在清晨的原野上」,成為「巨人」第一樂章的主題,同時也把第四首「愛人的一雙藍眼睛」中的歌詞「路上有一顆菩提樹」寫入第三樂章的結尾部份,這是馬勒從幻想的苦惱獲得解脫的一種象徵。而且馬勒也把一八八○~八三年所寫的「青春時代之歌」的第三首「韓斯與葛瑞特」,寫入第二樂章中。第三樂章的「送葬進行曲」,則是從法國畫家卡羅的「獵人的葬禮」獲得靈感,並以卡農的方式奏出波希米亞民謠「馬丁兄弟」(台灣譯為「兩隻老虎」);而馬勒與 韋伯 夫人那段刻骨銘心的狂風暴雨式的愛的心路歷程,則放在第四樂章的「從地獄到天堂」,在這裡馬勒從疲憊的絕望中奮起,並描繪他戰勝了失戀之苦的快樂心情,以及投入大自然懷抱的喜悅,並以「最強的力量」結束整首作品。雖然此曲在一八八九年首演時,空前的失敗,馬勒被當作音樂界的瘋子看待,但是一百年後的台灣,馬勒的第一交響曲和他的捷克同鄉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變成近十年來歐美著名交響樂團訪台最常演出的曲目,我個人曾聽過來台的維也納愛樂(小澤征爾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愛樂(楊頌斯指揮)、英國皇家愛樂(史拉特金指揮)先後來台演出此曲,每場均深深打動聽眾的心靈,馬勒今年是一百五十歲生日,呂紹嘉對馬勒情有獨鍾,他的精彩詮釋,愛好馬勒的樂迷千萬不要錯過。


 


(二○一○年三月六日于台北淡水)


 


※此文為2010/03/19NSO演出馬勒第一交響曲「巨人」所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