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文化維新――台灣人文主義再生契機(2008.1.20)

 


文化維新――台灣人文主義再生契機


 


福澤諭吉  帶領日本擴大文化視野


 


民進黨立委選舉失敗後,黨內一片檢討聲,也有人提出「台灣維新」的口號。「台灣維新」多少是受到日本「明治維新」思想的影響,而明治維新的確使日本成為東方第一個現代化國家。在明治維新中,以福澤諭吉為中心人物的「文化維新」居功最偉。福澤大量翻譯西方文化經典名著,並創辦第一流的慶應大學;同時主張「有獨立的個人,才有獨立的國家」,以及「脫亞入歐」,脫離亞洲主流文化的中國專制獨裁貪污腐敗的傳統,進入歐洲近代的人文主義傳統。因此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讓日本成為脫胎換骨的文明國度,最主要是因為福澤推動的文化維新運動,深深影響整個日本社會。因此日本一萬圓鈔票始終以福澤諭吉為人頭像,就是肯定他對日本現代化的重大貢獻。


 


五四運動  未觸及中國人文精神


 


西方近代的民主思潮與制度,以及繪畫、文學、音樂、哲學等人文的創作與興起,都與起源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有關。當西方人重新找到古希臘的人文精神,重新找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Cultural Renaissance)之後,不但西方的人文精神充沛於各種領域的文化創作,給歐洲各國帶來文化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慢慢地把西方帝國主義思想與皇帝制度徹底地剷除了。但是在東方的中國與台灣從未有過類似西方人文主義再生的文藝復興運動。中國雖然有過提倡「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的「五四運動」,但人文大師余英時說:「五四運動並不是文藝復興運動」,而白話文的革新,只是語言改革,並沒有觸及中國人生命底層的人文精神,因此帝王思想仍瀰漫在中國的大地上。台灣雖然在政治制度上已民主化,超越了中國,但因從未經歷過「文化維新」的階段,因此基本上仍然是政治掛帥的國度。


 


提高預算  文化工作必須制度化


 


因此推動一場「台灣文化維新」運動,也就是台灣人文主義再生的本土文藝復興運動,是當前台灣社會最重要的工作。這場台灣文化的心靈革命,絕不是口頭上喊喊口號就可以完成,必須把文化工作制度化,把國家的文化預算提升到歐洲文明國家的水準(例如瑞士、奧國、芬蘭那些文化掛帥國家的水準),並以人文化、本土化、國際化的角度,重新改寫所有的台灣小學、國中、高中及大學的教科書;以開放的海洋文化取代封閉的大陸文化,以人文教育取代升學教育,並早日成立類似法國的文化部或韓國的「文化觀光部」,讓台灣逐漸蛻變成文化掛帥的國度,最後完成台灣本土文藝復興運動的理想。那時的台灣不但有自己的國家,同時也擁有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


 


企業參與  一成盈餘投資文化業


 


我曾到過西方文藝復興的聖地――佛羅倫斯兩次,發現四百多年前文藝復興所建立的人文主義傳統與精神,已經植根於廣大的佛羅倫斯人心中。因此我也深深期待將來有一天,我們也能把歐洲優良的人文主義傳統與精神,廣泛注入台灣人民的心中,讓台灣人也能像佛羅倫斯的義大利人一樣創造「文化奇蹟」。那時不管是政治人物、商人、老師、學生、知識分子及一般平民,都以文化的欣賞與創造作為日常生活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政府與人民至少有10%以上的預算奉獻在文化方面,企業界也能把10%的盈餘花在不朽的文化事業上。當台灣人在廿一世紀也能像四百多年前的佛羅倫斯人,推動一場人文精神再生的台灣文藝復興運動,才能根本解決目前的社會亂象,也才能在廿一世紀的世界舞台上,成為一個廣受世人尊重的現代化國家。


 


廿一世紀  開創台灣文化新時代


 


廿一世紀應該是台灣人以台灣為榮的時代。二十世紀是台灣人開創物質文明的時代,也就是創造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的時代;廿一世紀是台灣人開創精神文明的時代,也就是創造文化維新的時代。為達此目標,我們期待台灣文化界與知識分子,能超越黨派,合力創辦國際第一流水準的「台灣文化大學」,成為推動台灣文化維新的中心,以及文化掛帥的、客觀公正的、屬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報紙(如《紐約時報》一樣,注重各種文化評論的、知識分子的報紙);同時也能出現一份以介紹台灣文化、台灣文學、台灣音樂、台灣美術、台灣電影等為主的第一流文藝雜誌。


 


總之,期待透過全面的「台灣文化維新」,促成一個百花齊放的台灣文化的黃金時代,而讓台灣變成真正文化掛帥的國家;相信東方瑞士之夢,終將出現在廿一世紀的台灣。(2008.01.20發表於《自由時報》)


 


1 則留言:

  1. 林醫師   字字鏗鏘有力   佩服之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