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海角七號》所顯示的台灣精神(2008.11.23)

 


《海角七號》所顯示的台灣精神


 


當整個台灣的經濟跌到底谷,甚至出現比九二一和SARS更壞的景氣蕭條,大家的肚子都快吃不飽時,朋友見面的問候語應該是「吃飽嘸?」可是自從《海角七號》在今年822上映以來,大家暫時忘了快吃不飽的煩惱,碰到好朋友,總會以:「你看過海角七號嘸?」為問候語。為什麼短短不到二個月,《海角七號》會成為國片賣座之王,輕易打敗去年轟動華人社會的、李安執導的《色戒》?依常理說,李安的《色戒》是改編自中國大作家張愛玲的小說,演員有梁朝偉等巨星,導演是奪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製片費用又是《海角七號》的十倍左右,那麼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是靠什麼魔力打敗李安的《色戒》呢?


 


原因很簡單,《海角七號》有純純的台灣味與台灣精神,把台灣文化中純真與包容的一面真實地反映出來。不管是戲中的男女主角或其他小人物,都是社會中不得志的邊緣人物,但他們演出了真實生活中的自己,透過形形色色的愛情,共同完成台灣社會的彩虹之夢,給目前「文革」氣氛下的台灣社會,找到了希望與出路。相反的,在「台南之子」李安的十部電影中,幾乎都找不到台灣味與台灣精神;即使在台灣拍的《飲食男女》,也是在宣揚中國的飲食文化,似乎與台灣文化無關。


 


《海角七號》的成功與賣座,有點像義大利歌劇泰斗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的成名作《納布果》Nabucco。威爾第的頭兩部歌劇都失敗,正想改行不再寫歌劇,卻因深受猶太人流落巴比倫的故事所感動,而寫出一生中最感人的合唱曲飛翔吧思想,展開金色的翅膀,放進他的第三部歌劇《納布果》中,而使年近三十默默無聞的威爾第一夕成名。雖然,《納布果》並不是威爾第一生廿六部歌劇中的傑作,但1842年的義大利正受奧匈帝國統治,而這部歌劇中猶太人的亡國之痛,威爾第透過他的優美旋律,表達當時義大利人的共同心聲。而這部歌劇的主題曲,也無形中成了催生義大利獨立的國歌。因此義大利獨立後,威爾第被選為國會議員。當他八十八歲去世時,二十萬人不約而同地合唱飛翔吧思想,展開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他的國葬比義大利建國三傑的馬志尼、加里波底、加富爾更盛大更感人,可見音樂產生的力量往往比政治更為永恆。


 


《海角七號》是魏德聖的成名作,像威爾第一樣,他未來的作品《賽德克巴萊》肯定在藝術境界上會更上一層樓。威爾第對鄉村充滿深厚的感情,他以真誠的平民化風格,與當時貴族化的社會抗衡;而魏德聖也一樣對台灣的國境之南充滿濃厚的感情,不管是他本人還是電影中的主角阿嘉等人,都展現南台灣純樸的海洋文化風格,與台北貴族化的社會相抗衡。歌劇在義大利是最平民化的藝術,電影在台灣也是最平民化的藝術,我們期待魏德聖在《海角七號》所建立的基礎上,趕快回到他的戰場,盡快把追求死後靈魂自由的台灣民族英雄史詩《賽德克巴萊》拍出來,不但完成他個人多年的夢想,同時也能帶動風潮,讓台灣歷史人物如蔣渭水、賴和、馬偕等人都有精緻的傳記電影出現。相信這些電影對提升台灣人的文化認同與心靈的向上提升都有幫助。


 


四年前台西郵局郵務士丁滄源,將一封日治時期地址的信件,成功送達收件人兒子手中,觸動了魏德聖創作《海角七號》的靈感。那七封相隔六十年的情書,締造了《海角七號》的賣座奇蹟,也提升這部電影的歷史意義與感情境界。導演魏德聖像李安一樣,即使長期失業,仍然堅持理想,永不放棄,不斷創作電影劇本。他雖非科班出身,但受楊德昌追求完美的導演態度所影響。當年資歷不足的魏德聖因緣際會「跳級」成為楊德昌執導的《麻將》副導演時,正逢他人生最黑暗的二個月,卻也是成長最快的二個月,他說他很幸運地在重要的時間跟到重要的人。而魏德聖超越其他導演的最特別之點,是他從內心深處自然湧現出來的台灣精神,尤其是對台灣歷史與台灣英雄的認同與研究,更是令人感佩。


 


歌德在廿一歲時,寫出〈野玫瑰〉獻給他曾刺傷過的情人克里安時,感動了本身也受失戀之苦的舒伯特,終於譜出世界名曲〈野玫瑰〉。但在《海角七號》中,這首〈野玫瑰〉卻成了天使之歌,成為台日兩位歌手合作的橋樑,同時也促成台日彩虹美夢的完成,彌補六十年前的愛情缺憾。當拿破崙第一次見到歌德時,他說:「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人。」我們預祝魏導演的下一部片子《賽德克巴萊》(意譯是「真正的人」)能夠早日完成,為「台灣魂」留下一部經典之作。同時也把台灣文學之父賴和為霧社事件而寫的不朽史詩〈南國哀歌〉也放入影片中,相信會增加此片史詩的氣魄。


 


去年當歐巴馬從林肯的政治故鄉春田市出發競選美國總統時,沒有幾個人相信他的夢想會成功。但透過他的信心與熱情,激發美國人追逐夢與希望的勇氣;透過他的一流口才、嚴密的網路組織、絕佳的形象塑造,終於在114締造美國的政治奇蹟,實現半世紀前馬丁路德金恩在〈我有一個夢〉中所揭示的「彩虹文化」理想每個人不因外在膚色而受歧視,而以內在品格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同樣的,去年當魏德聖帶著他借來的五十萬,到南台灣墾丁追逐他的彩虹夢想時,沒有幾個人相信他會成功。但透過他過去十五年的經驗累積,加上他的熱情與理想,以及對台灣這塊土地真摯的愛和他對常民小人物的深刻同情,終於完成一部點燃夢想、感動千萬觀眾的《海角七號》,創造台灣文化的彩虹奇蹟。


 


魏德聖跨越族群,將原住民、河洛人、客家人、新住民,甚至日本人的生命力,全部融進片裡,讓人們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美與可愛;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次的台灣文化奇蹟,是台灣人民的集體意志所締造。期待《海角七號》的奇蹟能帶動更廣泛的台灣文藝復興運動,創造廿一世紀的台灣文化奇蹟,讓和諧的彩虹文化超越政治的紛爭與對立。總之,《海角七號》不但給台灣帶來了夢與希望,更啟示整個台灣社會如果能像彩虹一樣,互相包容和解,台灣將會更美麗、更幸福。完稿於2008.11.072008.11.23發表於《自由時報》


 


1 則留言:

  1. 林醫師    字字鏗鏘有力    佩服之至

    回覆刪除